对吴淑丽的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研究活动记录及评价表
(2012-03-15 17:37: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学、数学组研究日志 |
研究活动记录及评价表
日期 |
2011.12.16 |
执教 |
吴淑丽 |
所在幼儿园 |
卫生局 |
||
年龄阶段 |
小班 |
活动内容 |
好听的声音 |
||||
活动主要流程 |
点评 |
||||||
一、听听生活中的声音。 二、在听听、玩玩中感受声音的大小 1、探索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 2、通过在空瓶中装豆,感受声音的大小。 3、幼儿在音乐中摇瓶,感受声音的大小。 4、探索发现在瓶中放不同数量的豆发出的声响大小。 三、通过尝尝、咬咬,区别粮的软硬,知道装软硬不同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四、在《大鼓小鼓》音乐中摇瓶子,进一步感知声音的大小。 延伸活动: |
目标 达成 |
目标基本完成。 |
|||||
流程设计 |
第一、二环节较好,第三环节(尝、咬,感受软硬糖发出的声音的轻响)不需要放在这一节课上,可另找时间进行探索。 |
||||||
重难点时间分配 |
重点可放在第一、二环节,第二环节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让空瓶子发出声音,而装豆豆让它发出轻响不同的声音可作为第三环节。 |
||||||
师幼互动 |
幼儿能主动参与探索,能积极地听、玩、尝,教师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
||||||
活动效果及建议 |
1.如果第三环节不去掉,我建议QQ糖和奶片还应让幼儿摸一摸,软硬可以通过摸来感受,然后再尝、咬。 2.用力大小摇瓶子听声音的不同时,音乐不要放,会干扰幼儿听声音的轻响。 |
||||||
听课人:
王莉
日期 |
2011.12.16 |
执教 |
吴淑丽 |
所在幼儿园 |
卫生局 |
年龄 阶段 |
小班 |
活动内容 |
好听的声音 |
||
本次活动目标 |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通过在听听、玩玩、尝尝以及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3、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
||||
所属领域目标 |
1.
2.
3. |
||||
从活动实际情况看,你认为本次活动目标还可以怎样定位 |
可将第二条目标中的尝尝去掉,因为小班幼儿主要是引导他们说一说,听一听生活中的不同声音,然后在听听、玩玩以及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
||||
从领域目标来分析,你对这项目标在本阶段的实施有何建议 |
|
研究活动记录及评价表
日期 |
2011.12.16 |
执教 |
吴淑丽 |
所在幼儿园 |
卫生局 |
||
年龄阶段 |
小班 |
活动内容 |
好听的声音 |
||||
活动主要流程 |
点评 |
||||||
一、听听生活中的声音。 二、在听听、玩玩中感受声音的大小 1、探索让空瓶发出声音的办法 2、通过在空瓶中装豆,感受声音的大小。 3、幼儿在音乐中摇瓶,感受声音的大小。 4、探索发现在瓶中放不同数量的豆发出的声响大小。 三、通过尝尝、咬咬,区别粮的软硬,知道装软硬不同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四、在《大鼓小鼓》音乐中摇瓶子,进一步感知声音的大小。 延伸活动: |
目标 达成 |
目标设定得还好,基本完成。 |
|||||
流程设计 |
环节设置太多,第三、四个环节可省去,在第二个环节增添游戏巩固、提升。 |
||||||
重难点时间分配 |
此活动的难点是在活动中感受出不同大小声音并愿意表达。因此在第二个环节可多安排一些时间。 |
||||||
师幼互动 |
已能注重师幼互动 |
||||||
活动效果及建议 |
活动效果明显,只是在环节安排上要注意得当。 |
||||||
研究活动实施情况分析表
听课人:
日期 |
2011.12.16 |
执教 |
吴淑丽 |
所在幼儿园 |
卫生局 |
年龄阶段 |
小班 |
活动内容 |
好听的声音 |
||
本次活动目标 |
此次目标设定基本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水平。 |
||||
所属领域目标 |
1.
2.
3. |
||||
从活动实际情况看,你认为本次活动目标还可以怎样定位 |
目标定位准确,只是表述上注意一点就好了。如:第二条要同第一条一致,都是感受声音的大小而不是轻响。 |
||||
从领域目标来分析,你对这项目标在本阶段的实施有何建议 |
安排得很好,值得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