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线描画的评价方法(经典)
标签:
儿童画评价湘潭少儿画院湘潭书画院 |
分类: 报班必读 |
心智成长对于技能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顺应每个儿童的不同心理类型来引导,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作品中表现出的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儿童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表达对这种差异的欣赏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的树立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在美术教学中,往往要考虑学生表现出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进行高度评价。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树的形状与另一个孩子画的树的形状被老师认为是同样正确时,他会有何感受呢?事实上,教师不必顾忌作业布置得可能太难或太限制,因为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他们能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提炼概念。因此,美术创作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活动。这些特性极大地降低了挫折感对儿童的危害,也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概括通过直观感受,走出造型概念化的束缚,大胆取舍,这就是一种创造力的表现。在这个创作过程中,那些天生擅长思维、擅长情感、擅长幻想的儿童,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必须注意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应向儿童提出达到任何既定目标的选择性途径。同时,也要高度评价儿童美术表现的自发性,欣赏他们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活力和愉悦。因此,以下两幅作业应这样分析和评价
1.6号作业
我们要避免被画面上方几片一样的云朵迷惑,因为中部的四株植物都显示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下方基底线上还有一株造型样式完全不同的植物,可以想象学生在不断尝试建立丛生植物的样式和概念。还有,腾飞的四株植物和昆虫显示了该生对样式的创造性处理,因此教师要调动该生对写生植物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包括夸张、省略等变化处理,更进一步拓展对几片模式化的云朵的造型变化;以此在智慧成长方面激活细节表现等被动知识为主动知识,以带动知觉成长和社会性成长。总之,辅导策略就是以智慧成长和创造性成长的优势带动其他几个方面的经验。http://s15/middle/8dae7c42gaccd93b7990e&690
2.9号作业
知觉与美感发展不平衡,由于这个孩子的空间知觉成长受到一定的局限,无法表现叶子穿插的深度,于是自创一格,用平面化的如同国画竹叶的“介”、“个”样式来组织构成效果,加上丰富的造型元素搭配,形成较好的美感。如果用单一的写实导向评价也许分数会很低,但这类型的学生有两种可能:1、能熟练的使用样式,但需要突破;2、属于触觉型的视觉类型。
建议:多写生,多观察,突破原有概念的局限,同时要保持对形式美感的敏感优点和统整能力。童通过美术学习,感知觉发生了变化,对物体、现象的外部特征及关系,空间、时间的定向都在一步步趋向发展。儿童的感知模式是通过观察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认知,并在知觉动作中开始掌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