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制度:求求您,分级吧

标签: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电影产业促进法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娱乐 |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
中国电影制度:求求您,分级吧
黄建新拍过一部叫《求求你,表扬我》的电影,玩了点黑色幽默,一民工在一起强奸未遂案中救了一姑娘,三番五次到报社要求登报表扬自己,可那姑娘却坚决否认。中国电影分级的事儿,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黑色幽默,任凭人们呼、喊、吁、叹、叫、吵,分级制依然没有半点影子。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为单一产业立法,对电影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只字不提分级,又一次断了人们的分级念想。当我们谈论中国电影的分级时,“年”不再是便利的计算单位,我们应该用“年代”,九〇年代没有分级、〇〇年代没有,接下来的一〇年代、二〇年代,可能还是没有……
到底该分还是不该分?到底能不能分?到底该怎样分?关于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没什么可争论的。广电总局方面的很多言论,根本不值得辩驳,比如说如果实行分级,那么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三级片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内地上映,而恰是因为没有分级,内地青少年在影院接受的暴力尺度远大于别的地区;去年广电总局一领导说,(电影分级)实践中还没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经验,市场还难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观众,这种理由真有点可笑,武断地认为他国的经验不成功,又缺乏对执行规则的信心,于是得出内地不适合分级的结论,好一个特色论。应该有分级,其实也能分级,却不知为何不分。如何分?已有太多国际案例可供参考,我们不会因为首尝螃蟹,导致手足无措乱行一通。
当下的现实是,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的问世,都要因尺度惹出一些尴尬现象,从《唐山大地震》、到《让子弹飞》到正在上映的《金陵十三钗》,无一例外。《十三钗》在北美被列为R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才能观看,在内地却是老少皆可随意出入影院,少年儿童无阻碍欣赏炫目暴力。被问到该如何呈现南京大屠杀时,陆川说,题材触及“大屠杀”,无法回避残酷镜头,接着说中国电影应该分级。作为导演的他,自是当立场鲜明地支持分级,他的那部《南京!南京!》,黑白影像也无法弱化它的暴力冲击,频繁的屠杀和蹂躏场面,足让成年人瞠目结舌,何况青少年。
内地电影市场的崛起,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但各种规范明显落后于市场的发展速度。无论是为保护少儿身心,还是为促进行业,都该让分级制提上日程。你怕分级使暴力和情色泛滥,而不分级正使暴力视像肆意流向所有人群,不分级造成的伤害,正是担心分级可能造成的弊端。电影人努力修炼打擦边球的技术,以便顺利绕过现行的审查制度,过审即是合法,通行证代表着一切的正当、道德和权威。观众尴尬地接受着各种影像,越来越见怪不怪。审查人员手拿剪刀,以数条、数十条管理条例,简单而粗暴地掌管着电影文化和影像尺度。我们处于一个混乱的怪圈中,解决乱象不能用倒退的方式——以更严苛的审查切掉乱根,而应该顺应现代文明,让各种尺度的文化各有归属,让人们的各种需求有正当的接收渠道。
在第一届中国导演协会年度奖颁奖礼上,主持人张国立顺着江珊的发言,调侃了一下分级,说黄建新导演剧本已经准备好了,假如分级制出台,一定第一个冲在前头。而今,张国立的笑话还是笑话,黄建新则与时俱进,拍起了红色主旋律。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不可言说的、巨大而黑漆漆的大手,牵着电影的鼻子,左转、右转、立定、原地踏步,分级不是其中的规定动作,我们听着不喜欢的舞曲、跳着不喜欢的舞步、看着不喜欢的舞蹈,自顾自挤点幽默,深知滑稽可笑而无可奈何,在共同演绎一出黑色喜剧。
逆规则(影评人 搜狐娱乐评论频道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