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开年大戏打擂台:从内容到服务延伸

标签:
杀手欧阳盆栽曾志伟彭浩翔郭子健黄精甫娱乐 |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
荧屏开年大戏打擂台:从内容到服务延伸
《杀手欧阳盆栽》海报 |
这部影片能够诞生,曾志伟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出于对于华语地区新导演的挖掘和支持的目的,除了之前在香港地区扶持了彭浩翔、郭子健、黄精甫等人之外,他还在台湾投资并监制了新导演林书宇的《九降风》,影响较大。这一次投拍《杀手欧阳盆栽》,更是“父女齐上阵”:曾志伟担任了影片的监制和主演,而其女曾宝仪则担纲了影片的出品人工作。在演员整容上,影片也是颇有些“港台合作”的意味:两位主演萧敬腾和林辰唏都是来自台湾,但两位重要的配角曾志伟和周秀娜则来自香港。
影片改编自最近在华语地区比较走红的作者九把刀的作品,在影片的类型上是极力向商业片靠拢。尤其是在曾志伟的监制下,影片还是看得出明显的吸收了港产类型片的一些特征。影片从整体上有意跳出台湾电影惯用的偏文艺色彩风格,更注重商业化的处理。从影片起用歌手担纲主演到片中爆乳皮衣的女打手,再到结合了打斗、美女、枪战等多种商业元素贯穿全片,甚至不惜加入了一些如“尸体肢解”“包皮展览”等“重口味”的场景,无一不体现了影片的商业用心,与以往人们对于台湾电影的认识差距较大。
不过,也恰恰是由于影片的商业用心过重,使得影片在整体上有些失控。整部影片在叙事上显得操之过急,一个情节还没有展开就急匆匆的奔向下一个情节,没给观众多少回味的时间,影片就匆匆收场,只能是让人感觉一片混乱。此外,在影片的节奏处理上也是不够合理。在开场不久欧阳盆栽的“杀手生涯”正式开始之后,影片之后的故事就显得沉闷乏味,处理的几宗案件也是匆匆而过。之后散沙一般的剧情在“下一个目标是自己的原传达指令者”后突然翻转,再利用女主角之死制造一些悲情,最终再用一个综艺节目式的欢天喜地的结局来讨观众的欢心。这样的结尾,对于那些歌手的粉丝可能是一种狂欢,可是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只能是狗血之极。
影片极力想表达一种商业态度,但在剧本处理上实在是新意缺乏。本来影片的一个“不杀人的杀手”的立意也算是颇有些新意,也具有些“反类型”的意味,但是影片最终还是未能有所突破。本来片中“杀手三大法则”和“杀手三大职业道德”无疑都是无数的杀手类电影或者小说之中的套路,这些总结的出现也颇有些反讽的意味,但影片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入了这些套路。“男杀手爱上了女目标,并最终付出代价”“杀手违背行业规则,并最终与之决裂”等等都是杀手片里俗套,本片也毫不例外的落进了这种窠巢,对于看惯了这些套路的观众而言,本片只能是让人感到乏味。
虽然影片的商业特征明显,但影片编导还是念念不忘台湾电影所钟爱的文艺色彩,并将一些“小清新”杂糅进来。一见钟情的爱情,依依不舍的三年分别之后的相见,为爱人在城市摩天轮里放烟火等等,都带有明显的台湾产爱情片的清新特征。而吴小莉路边逗小狗、和欧阳盆栽海边聊天,无论是画面还是台词都像是在拍纯爱偶像剧。但这些场景在这部被商业元素完全包装起来的电影中,已经几乎完全没有了多少文艺色彩,其所起的主要作用只能是负责拖慢整部影片的节奏,使得影片变得拖沓起来。
就这一点而言,几乎成了近几年许多台湾片的通病。如《一页台北》中有着较浓的黑帮元素,却最终仍旧想表达一种纯爱;《命运化妆师》里面集结了谋杀、背叛、警匪、同性恋等多种商业元素,拍出来的故事却是混乱不堪。最典型的还是《翻滚吧,阿信》这部影片,将黑帮片与励志片强行杂糅,最终却是不伦不类。虽然影片票房不俗,却依然难以掩盖影片的平庸水准。这一部《杀手欧阳盆栽》的问题依旧相同,整部影片既有港片的商业化,又有台湾片的文艺气息。不过遗憾的是,这二者却没有很好地糅合在一起。虽然影片的商业目的更为明显,但是在一个稍显俗套的故事中依旧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契合点,整体失衡。杀手题材一贯是香港电影里比较擅长的类型,可是到了台湾电影里就变成了慢吞吞的冷饭。作品本意是想走一个“黑色喜剧”的路线,可是最终却是黑色不足,重口味有余;喜剧不足,沉闷有余。
风之影(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