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坞迎战好莱坞 洋标准不适合国产片

标签:
泰坦尼克号匹夫杨树鹏黄金大劫案杀生娱乐 |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
华莱坞迎战好莱坞洋标准不适合国产片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425/Img341638562.jpg洋标准不适合国产片" /> |
宁浩新片《黄金大劫案》遭遇好莱坞大片夹击。 |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425/Img341638563.jpg洋标准不适合国产片" /> |
好莱坞大片占领中国市场。 |
最近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在好莱坞电影大举进犯的情况下,国产电影如何对抗?有鼓励的,有消极的,有认为是好事的,也有怒其不争的。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事实总归是越来越近了,在国家不再强制保护的情况下,国产片的排片量越来越少。而《泰坦尼克号》3D重映版,目前票房已经超过了七个亿人民币,而且是世界其他地区的重映票房总和。
观众不管这些的,他们只在乎看好看的电影。最近几部集中上映的国产电影,都是国内几位比较年轻的导演所拍的。他们的作品优点很明显,但缺点也有大把。当中最为成熟的商业之作,应该要算宁浩的《黄金大劫案》了,故事漏洞相对少,笑点比较多,演员入戏,主题又不会过于深刻。缺点在我看来,是笑料大部分集中在台词上,如果是对东北文化无感的人,恐怕会觉得没那么好笑。另外,三千万的投资虽然对宁浩来说已经非常高了,但要应付电影中那么多的特效镜头,还是会显得捉襟见肘,所以有的观众会觉得比起好莱坞电影来说有点“粗制滥造”。而《匹夫》的特别之处在于杨树鹏导演的“恶趣味”,这在一些小细节上会表现出比《黄金大劫案》更出色的“笑果”,不分地域性的。但缺点在于故事的漏洞更多,很多角色选得并不适合。管虎导演的《杀生》是一个特别具有争议性的电影,记得在北京看完这场电影后,大家都很沉默,不像过去会有很多话说。《杀生》有很强的艺术性,这在国内尤其是二线城市,不太会有观众埋单。影片同样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但前半部分的悬疑气氛是国内电影中营造最好的。这三部电影的观后感,恰恰与好莱坞大片《复仇者联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后者在北京的内部试映,传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口”一片,几乎没有人说不好看,而且大家看完之后都情绪澎湃,仿佛在大雨中狂欢后又洗了场舒服的热水澡一样,酣畅淋漓。这样的形容让我想起了年初在香港看《碟中谍4》的感受,当时也是这样,内心洋溢着一种被满足的快感。有个同行说,《碟中谍4》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观众看得到的地方。但同样的标准,却无法拿来形容国产片。
我是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市场原本就该是有竞争的,压力其实也是一种动力。看过很多采访这几位导演的文章,有的还是认为政府应该保护他们,但有的就看得很明白:这事没有办法。就像宁浩说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坚船利炮,有时候还不如菜刀好用。
去美国的时候,我专程去朝拜了一下好莱坞,中国剧院、柯达剧院(那时候还叫这个名字)、环球影城……那些明星留下的痕迹,那些大片中的场景,处处让人心动并意识到:我在好莱坞!但在国内却空有一个华莱坞的名号,如果有人想去朝拜《十面埋伏》的拍摄地,却只能看到四川某个小竹林里当地农民挖的水坑,还有假扮章子怡的半裸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