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宫》到《甄嬛前传》 当山寨成为习惯

(2013-05-05 15:12:24)
标签:

甄嬛传

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要动我的奶酪

谁动了谁的奶酪

娱乐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从《宫》到《甄嬛前传》当山寨成为习惯

 

  传闻《甄嬛传》是时下火得不得了的一部电视剧,微博上尽是“甄嬛体”的段子传来传去。凡事一火自然就会热,譬如热播、热销、热议、热评,不过不管怎么热都不该眼热。据说为了搭上火热的《甄嬛传》,有的电视剧被改名成了《甄嬛前传》,我估计有人开了这个先河,剩下的后传、左传、正传、右传迟早全都会应运而生,直到把观众给彻底转晕,没准还会再拍一个《甄嬛不传》。

  难怪网友戏谑调侃中国电视剧史上最长宫廷剧:第一季《甄嬛前传》(又名《宫》);第二季《戏说甄嬛》(又名《步步惊心》);第三季《甄嬛秘史》(又名《宫锁珠帘》);第四季《甄嬛传》(又名《后宫·甄嬛传》);第五季《甄嬛后传》(又名《还珠格格》)。五季下来一共281集,真可以搞得大家“甄嬛团团转”了。

  跟风搭车的本质其实就是山寨,当山寨成为习惯时它就是一种社会文化,一旦山寨成为了社会文化,这社会就没什么文化了。网传各种山寨品牌:IVIKE山寨了NIKE,旺子小馒头山寨旺仔小馒头,居然还有三粮液山寨五粮液、冰红荼山寨冰红茶的,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从这个角度来看,《甄嬛前传》的更名行为怎么不算是一种山寨行为呢?俗话说,挂羊头卖狗肉,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文化界的山寨行为比之商业山寨更加恶劣,如同当年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火热发行,直接带动了《谁要动我的奶酪》《我动了谁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谁动了谁的奶酪》等等山寨图书。

  据说这次《宫》“被前传”也让其编剧大诉其苦,明明是先发一年的电视剧,被冠上跟风搭车的恶名也算是无限委屈。不论如何,这样的事情一定有人推动,如果不是剧组本身,那么播映媒体难辞其咎。表面上看起来这就是一种促销手段,但实际上伤害了产品,伤害了观众也伤害了市场。如果谎言成为促销的主要手段,迟早有一天狼来了的故事会变成现实。当山寨成为一种习惯,信誉不断被支取,击穿底线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景象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