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视奖项含金量还剩多少 颁奖礼上仅剩寒噤?

(2013-05-05 19:00:09)
标签:

大众电影

中国电视报

文章

钟汉良

吴秀波

娱乐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电视奖项含金量还剩多少颁奖礼上仅剩寒噤?

 

http://photocdn.sohu.com/20120924/Img353828025.jpg颁奖礼上仅剩寒噤?" />
2
电视奖项含金量还剩多少?(图片来源:北京晨报)

 

  对全球大多影迷来说,每年奥斯卡奖的评选就是为他们开的年度片单,按照得奖名单搜集欣赏一定不会失望,这就是奖项所具备的“含金量”和“风向标”的价值。反观国内,影视类的评奖不少,但围绕这些奖项的通常是“来者有份”、“结果遭疑”、“双黄蛋(或多黄蛋)”、“爆冷”、“黑马”等负面关键词,而缺乏了奖项最应该具有的公信力、透明度以及权威性。如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奖项无足轻重、得奖者自娱自乐,老百姓见怪不怪。

  有关“奥斯卡”,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争议,但有两点足以确立“奥斯卡”在全世界电影奖项中的无可替代的位置和影响力。第一,“奥斯卡”的权威依赖于其本身对规则的严格执行和对电影艺术的尊重;第二,“奥斯卡”评委在评定优秀影片时,会选取“艺术”和“商业”标准最佳的结合点。而这两点恰恰是国内影视奖项最为缺乏的。有多少奖项是严格执行规则来的?又有多少奖项是老百姓真正喜闻乐见的?想必大多都是打着“观众选择”的名号,实则是太多“非观众选择”的因素在干预着结果。

  “忽悠观众的结果就是被观众忽悠。”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热情的观众都是从《大众电影》上剪下“百花奖”的选票,认真填好、贴上邮票寄出;还有每逢春节,很多老百姓都会买份《中国电视报》参与投票“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评选……随着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景象渐趋消失,但大众也并没有转而通过互联网保持投票的热情。有句笑谈形容,现在网上投票的只有真假粉丝,大多所谓人气奖的投票均被指有“刷票”之嫌。

  在刚刚落幕的金鹰奖“最佳人气演员”的评选上,文章击败钟汉良就引发了诸多争议。钟汉良在圈里以粉丝之多著称,而内地男演员中,有粉丝团的大概只有吴秀波了。更何况钟汉良的票数在颁奖晚会前还一直遥遥领先,仅几个小时之内,被文章反超,这样的几率如果按照正常程序会有多大?另外,围绕本届金鹰节的争议话题还有:孙俪(《甄嬛传》)没有入围“最佳女演员”、到场演员过半获奖、《宫2》竟能入围提名名单……最被诟病的是金鹰节名目繁多的奖项,“优秀”、“最佳”、“人气”,还有最受欢迎的港台演员奖,是在搞批发吗?后来有业内人士给大家进行知识普及:“观众喜爱的港澳台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这5个奖均属湖南台自办的“第9届金鹰电视节”的自颁奖项,而颁出的“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女演员奖”才是真正属于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操作评选、传统意义上的“金鹰奖”。而钟汉良、何晟铭等演员入围相关奖项,与他们所主演的剧集在湖南卫视播出不无关系。

  而今年6月份在上海举行的白玉兰奖的评选中,“宋佳击败孙俪夺得‘视后’”更是遭到了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质疑,前一年则是把“视帝”颁给张嘉译(在线看影视作品)而不是呼声极高的吴秀波。得奖人或作品始终脱不了与“白玉兰”的主办方SMG的关系,这也使得“白玉兰”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如此来看,这两大电视类的奖项被不断质疑也就不足为奇了:难道一个全国性的奖项落户到地方,眼界也变窄了?

  相比电视剧奖的评选,电影奖项在“说服力”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第28届金鸡奖的评选中,获得最佳导演奖的陈力执导的影片《爱在廊桥》尚未公映,而看过最佳故事片《飞天》的观众屈指可数。

  照此趋势,奖项评选大有成为主办方自娱自乐的玩物。当大众对奖项的关注和信任渐趋消失时,“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不再是没有获奖的一句安慰,而是大众真心诚意信奉的标准。冯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