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莎贝拉》:忧伤与暧昧的背后还有什么?

(2013-04-23 13:25:16)
标签:

伊莎贝拉

彭浩翔

王家卫

榴莲飘飘

桃色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伊莎贝拉》:忧伤与暧昧的背后还有什么?

 

《伊莎贝拉》:忧伤与暧昧的背后还有什么?  印象中的香港电影除了武侠片出色外,就数这类讲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电影了。故事有些疑惑、风格有些另类、主题有些艰涩,还会有那么让人捉摸不透的道理蕴含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王家卫了,或许这就是香港文艺片的特质吧。彭浩翔一改往日风格,学起了王导,用一个葡萄牙语作为电影的名字,颇让人费解。“伊莎贝拉”一个女人的名字,同时还是一只狗的名字。
     故事以回归前的澳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警察被身边所有人抛弃、处于人生最彷徨的时候,突然遇到一个曾经被自己遗弃的人--自己的“女儿”。这个女儿自称是他第一个女朋友的孩子。影片开头,有一个引子,在暗红的灯光、糜乱的音乐下,主人公马振成对着一个少女说,你的眼睛很像我第一个女朋友,今晚有空吗?到我那里去。一段领人遐想的台词是很容易误导观众的,接下来又是没有正面人头出现的男欢女爱过后的场景,还以为他真的和他“女儿”发生了什么。然而彭导在这里又卖了一个关子,原来那天晚上的那个人,不是她。在导演前一部电影里面,观众总有被剧情愚弄的感觉,找不到真相,还一直被人牵着情绪。这部片子也是,当最开始的疑团被解开,我们已经认同女孩子就是马振成的女儿时,还要看着这两人一起跑路,心里在默默祝福他们的时候,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折,发现这个女儿不是他自己的,那马振成还要不要对“女儿”负责呢?影片以“女儿”目送“父亲”进监狱后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而结束。
    暧昧不明的“父女”关系,跌宕起伏的时代烙印都赋予了影片的忧伤基调。影片以澳门回归之前的夏天为背景,演员大都在萧条或者废墟中活动。悲伤弥漫整部影片,不论是镜头还是音乐,都充满着王家卫式的影像风格。光的调度与色彩的把握很是颓废的极致,如之前的《榴莲飘飘》、《桃色》,怀旧气氛浓厚而迷人。大量静止镜头的运用让人物的表演张力得到很大的发挥空间。音乐忧伤又华美,能够让人陷入到一种复杂的情绪里面。难怪会获得柏林电影节的青睐。
    影片人物设置很简单,以杜汶泽为主角,围绕他的生活展开叙述,彻头彻尾的一部男人戏。个人感觉杜汶泽的表演炉火纯青,信手拈来,把一个小警司的悲伤和隐忍处理的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梁洛施的表演也功不可没,又是抽烟又是喝酒还耍酒疯、爆酒瓶。 一个叛逆的问题少女活灵活现。只可惜两位主角没有获得第26届金像奖的肯定,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有评论说影片主题是“乱伦”情结,一个十六岁的如花少女恋上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父亲”。其实细细品味影片,我们会发现,《伊莎贝拉》其实在说一个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于美好的理想,关于生命中的迷茫,关于犯错和改错等等,最平实的情感故事。人一旦失去了精神家园,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影片的结尾还是给人以美好和希望的,起码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