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怎么这么香?——关于香港的影音记忆(一)
不觉时光飞转,香港回归已有十年。犹还记得艾敬唱的那首情思真切的老歌《我的1997》,不断重复着那句“1997,你快来吧”。对于没有去过香港的人来说,这首歌就像是一块诱人的巧克力。“八佰伴”、“红勘体育馆”、“午夜场”一个个新奇而古怪的名字飞进耳朵,撩人心绪。这首艾敬一手包办的创作于1992年的“城市新民谣”一经播出便大获好评,而且还增强了内地人民的爱国热潮,人们盼望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快点到来。
当时针即将走向2007年7月1日,相信每一个华人都会心潮澎湃。十年风雨,十年变迁,香港以繁荣和稳定的姿态向全世界骄傲地宣布,也向西方那些别有用心的政客自豪地宣布:东方明珠永远璀璨!确实,香港有着太多值得引以为傲的地方。她的经济、她的人文、她的电影、她的时尚、她的前卫,一块弹丸之地散发着神奇而美丽的光芒,让人梦寐以求,让人流连忘返。尤其是香港的流行文化,影响和吸引了无数的内地人,并且一直延续至今。香港的歌曲和电影就像是一对完美的壁人,流光溢彩,魅力无穷。
我最早接触的香港歌曲应该在九十年代吧。只记得当时家里有一盘磁带,是许多歌星的拼盘。刘德华的《来生缘》、郭富城的《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琅琅上口的旋律,简单易记的歌词,尤其是编曲不同于当时内地的有板有眼和中规中矩,充满着港台特有的味道和腔调,让人一听就十分着迷,整个大街小巷都分外流行,满耳朵都是刘德华的颤音、黎明的深情和郭富城的动感。那时候的校园追星极其疯狂,许多学生买印有明星的贴纸和画片,粘在书本上、文具盒上,爱不释手;梳他们的发型,学唱他们的歌曲,模仿他们的动作,现在想起来真是有意思。
当时的“四大天王”可谓如日中天,风光无限,内地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他们的声音在传唱。慢慢地,MTV又传进来,精美的画面,时尚的音乐,再加上真人的演绎,更是过足了瘾。当时的香港流行乐坛可谓欣欣向荣、热闹非凡。天王巨星级人物光华璀璨、风华绝代。张国荣、梅艳芳、谭永麟、四大天王、王靖雯(即王菲)争奇斗艳,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伴随着他们进入我们视线的还有著名的词作者和曲作者,虽然是在幕后,但或充满诗意、或充满才情的歌词也值得把玩。我还记得把《东方之珠》、《祝福》等歌词抄到一个小本子上,还要把它流利地背下来。
“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迷人的香港、迷人的歌声,就像是那日夜不停歇的香江水流进每一个人的心田里。(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