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越疯人院》:是什么挡住了那扇自由的窗?

(2013-04-23 20:03:06)
标签:

飞越疯人院

奥斯卡经典影片

北岛

真正的自由在哪里

墨菲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飞越疯人院》:是什么挡住了那扇自由的窗?

 

《飞越疯人院》:是什么挡住了那扇自由的窗?
  “你们不是幸存者,你们永无归宿。”这是诗人北岛生前给我们人类发出的震耳欲聋的一句忠告,如今听起来似乎还响彻在耳边。在钢筋水泥造就的城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打开窗户,窗户却打不开我们辽阔的视野,我们不过是另一种囚徒。我们不禁要问:“真正的自由在哪里?”
 
    夺得五项大奖的奥斯卡经典影片《飞越疯人院》就像北岛的那句诗永远都不失色,无论何时看这部影片都能带给人震撼心灵的力量。那座灰色的疯人院,那四面雪白的墙壁,那条难以逾越的规则,那群让人笑中带泪的弱者,那颗永远在为自由而战的心,都像是一面镜子时刻在照着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灵魂。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能够奉献一些让人难以忘记的镜头,这部影片的完美之处恰恰就在于它带给我们许多非常打动人的情节。譬如影片中墨菲第一次带他的“战友”出逃疯人院,驾船在辽阔的海面上嬉戏玩乐。一群在疯人院里压抑很久、向来逆来顺受的精神病患者在海面上大喊大叫,享受着难得的自由,让人为之兴奋;再譬如在瑞秋护士的坚决反对下,墨菲又一次扮演了叛逆者的角色。虽然两次投票未果,但墨菲还是对着那台电视机妙口生花地解说起了一场毫不存在的垒球大赛,声色并茂地墨菲把即将走进浴室的“疯子”们吸引到了电视机前,欢呼雀跃、振臂高呼,他们好像看到了电视里的转播,那种欢快的心情对比残酷无情的瑞秋让观者为之动容。还有影片的高潮,那个狂欢的夜晚,那个比利永远都会记住的夜晚在第二天的早上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让人窒息的死亡
 
  “不自由,毋宁死”,影片似乎要传达这个主题。是的,自由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解释,倒不如说影片其实从头至尾在拷问我们:究竟是什么挡住了通往自由的那扇窗户?在影片结尾时,酋长按照墨菲的意愿搬起那个台子砸开禁锢的窗户飞越了疯人院,在苍茫的夜色中一个人奔向了远方。那个咧着大口子的窗户像墨菲大张的嘴似乎控诉着什么?紧接着一声凄惨的嚎叫又意味着什么呢?是疯人院的如铁链般牢牢锁住喉咙的规则?还是总穿着一身黑衣每次都拿极其无聊的刻板问题来当作治疗药物的瑞秋?还是他们那颗自愿接受教条的心和自愿呆在疯人院逃避现实慢慢变成疯子的灵魂?或许都是,所以让墨菲这个假装失常的正常人最终成为一个白痴;或许都不是,所以让装聋作哑头脑清醒的酋长最后勇敢飞越了疯人院。但飞越之后呢?外面一样是充满了无数的规则,就像一座“疯人院”,谁都无法逃脱。
 
  影片带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批判着现实,批判着人性。而影片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刻画了墨菲这个高举自由旗帜的烙着美国式精神的人物。在杰克尼科尔森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传神的外部动作的演绎下,墨菲这个角色熠熠生辉。两次荣获奥斯卡影帝的杰克尼科森被称为好莱坞的“邪魔之王”。他扮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
  感谢这部影片,它在激励我们去努力寻找一个可以让灵魂自由飞翔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