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是什么挡住了那扇自由的窗?

标签:
飞越疯人院奥斯卡经典影片北岛真正的自由在哪里墨菲 |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娱乐播报 |
《飞越疯人院》:是什么挡住了那扇自由的窗?
“不自由,毋宁死”,影片似乎要传达这个主题。是的,自由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与其这样解释,倒不如说影片其实从头至尾在拷问我们:究竟是什么挡住了通往自由的那扇窗户?在影片结尾时,酋长按照墨菲的意愿搬起那个台子砸开禁锢的窗户飞越了疯人院,在苍茫的夜色中一个人奔向了远方。那个咧着大口子的窗户像墨菲大张的嘴似乎控诉着什么?紧接着一声凄惨的嚎叫又意味着什么呢?是疯人院的如铁链般牢牢锁住喉咙的规则?还是总穿着一身黑衣每次都拿极其无聊的刻板问题来当作治疗药物的瑞秋?还是他们那颗自愿接受教条的心和自愿呆在疯人院逃避现实慢慢变成疯子的灵魂?或许都是,所以让墨菲这个假装失常的正常人最终成为一个白痴;或许都不是,所以让装聋作哑头脑清醒的酋长最后勇敢飞越了疯人院。但飞越之后呢?外面一样是充满了无数的规则,就像一座“疯人院”,谁都无法逃脱。
影片带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批判着现实,批判着人性。而影片最大的成功还在于刻画了墨菲这个高举自由旗帜的烙着美国式精神的人物。在杰克尼科尔森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传神的外部动作的演绎下,墨菲这个角色熠熠生辉。两次荣获奥斯卡影帝的杰克尼科森被称为好莱坞的“邪魔之王”。他扮演的角色总显得那么疲倦、邪恶,甚至叛逆不羁;但又是那么凝重、丰满和耐人寻味。
感谢这部影片,它在激励我们去努力寻找一个可以让灵魂自由飞翔的地方。
前一篇:看了又看,说了又说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