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被冠以“问题少年”称号的孩子,一个失败而不失志的音乐家,在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相遇,是音乐让他们从对立走向拥抱,是真爱让他们彼此之间结下深厚的感情。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所告诉我们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因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马修在自己的人生低谷来到了“池塘之底”,这是一所寄宿学校,专为“再教育”问题少年而设立。从第一堂课起,马修就遭到了学生们的戏弄,而这才是一个开始。他渐渐发现,每个孩子其实都有一段辛酸的过往,他们在这所近乎与世隔绝的学校里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治疗,反而在校长所谓的“行动——反应”的变态政策下变得更加叛逆和玩世不恭。稍有不慎就关禁闭,轻则厉声喝斥,重则拳脚相加。在这种沉闷与压抑的环境里,孩子们的天真在一天天流逝,对自由的渴望却日日深切。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修发现了一个让他惊喜的秘密:孩子们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他重新拾起乐谱进而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把这些孩子组成一个合唱团,他坚信音乐能感化他们的心灵,能治疗他们的创伤。歌声开始在校园里回荡,孩子们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心中的坚冰也逐渐消融。那个苛板的校长似乎也被感染。然而好景不长,一个被当作实验品的不良少年的到来打破了即将修复的和谐。由于这个不良少年的逃跑,再加上十万法郎的丢失,校长停止了合唱团的活动。但马修没有让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熄灭,深夜偷偷练习,让这群孩子们在歌声中继续他们的梦想。虽然不良少年被抓获,却为以后埋下了祸根。校长为了得到升迁和加勋章的机会,无耻地以合唱团的成功作为自己的成绩。但一场火灾让他美梦破裂。马修和孩子们安然无恙,校长却大动干戈以为这一切后果都是马修造成的,解雇了这个“失败的音乐家”。最终校长因虐待学生事件被辞退。从此,“池塘之底”的歌声就再也没有响起……
影片以回忆开头,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到来,自始至终充满着温情与感动。尤其是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缓缓流淌,旋律优美动听,与故事的进展贴合得天衣无缝。演员的表演清新自然,不着痕迹。尤其是两个小主人公的表现非常出彩。无辜的眼神,不驯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影片洋溢着法国独有的浪漫的艺术气息。在马修离开学校的时候,校长不准他跟学生见面。但孩子们在反锁的教室里齐声高歌,用纯白的纸折叠成各种形状的飞机扔出窗外,虽然看不见,仍然挥舞着依依不舍的双手纷纷向他告别。那一刻,马修落泪了。观众也落泪了。
音乐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是震撼人心的。它让我们远离苦痛,远离伤害;它让我们懂得了坚持,学会了坚强;它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任何困境下,在无数挫折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声音在召唤你:永远向前,不要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