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癌症威胁厦居民健康 专家详解如何揪出癌瘤
(2013-04-19 15:29:11)
标签:
癌症肝癌胃癌肺癌食管癌健康 |
分类: 【难得伊健金线莲】安全聚焦 |
6种癌症威胁厦居民健康 专家详解如何揪出癌瘤
漫画/朱利军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罗超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本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恶性肿瘤是厦门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乳腺癌堪称“杀手中的杀手”,发病率居高不下。日前,本报与第一医院厦门市肿瘤中心联合举办大型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专家指出,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等到有症状才来就诊,此时已为中晚期,治疗起来颇为棘手,到最后常是人财两空。其实,癌症早期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如果能借助一些检查手段,早期发现并治疗,不少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长期存活。昨日,记者特地采访了第一医院厦门市肿瘤中心的专家,为读者详解如何巧用“火眼金睛”,尽早揪出癌瘤。
肝癌
B超+抽血查AFP、两对半、肝功能、DNA
高危人群:
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爱吃花生、玉米制品,有肝癌家族史
好发年龄:
40岁以上,尤其45岁以上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
50%-60%
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李滨主任医师:众所周知,乙肝与肝癌密切相关,乙肝群体肝癌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十几倍。但很多人不知道,黄曲霉与肝癌的关系也很密切。东南沿海肝癌发病率高于内地,因为沿海湿度高,花生、玉米等农副产品容易霉变,富含黄曲霉,可致肝癌。
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到了40岁,尤其是45岁以上,肝癌发病率会几十倍地增加。建议这类人群每6个月抽血查一次甲胎蛋白(AFP,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并做一次肝脏B超,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筛查出70%的大于1厘米的肝癌。如果是乙肝群体,还要抽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
值得注意的是,由代谢性肝病(如重度脂肪肝)导致的肝癌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脂肪肝患者要“管好嘴、迈开腿”,定期查血脂、胆固醇及肝脏B超。
小于2厘米的肝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为50%-60%,而大于5厘米的,则只有35%左右。
乳腺癌
B超,钼靶,医生手诊,自我触摸检查
高危人群:
三代以内血亲有乳癌病史,晚婚晚育尤其是35岁后生育,超过55岁才绝经,长期高脂饮食、压力大,居住地汽车尾气污染严重
好发年龄:35岁-60岁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
大于80%,有些很早期的患者治疗后可像正常人一样
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吴昕漪副主任医师:25岁以上最好每1-3个月自我检查一次,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局部皮肤有无水肿、突出团块,乳头是否偏位、溃烂,腋窝有无肿块,挤压乳头看有无液体溢出,触摸看有无肿块。
在此基础上,35岁-45岁前,没有高危因素和疑似乳腺癌的,每年可做一次乳腺B超,并让专科医生手诊;35岁-50岁,有高危因素或怀疑乳腺癌的,2年做一次钼靶,50岁-60岁,有高危因素或怀疑乳腺癌的,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
食管癌
胃镜或钡餐
高危人群: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吞咽时胸口有异物感
好发年龄:40岁以上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60%-80%
第一医院胸外科于修义副主任医师:食管癌最早期无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吞咽时胸口有异物感。不少患者因胃痛做胃镜检查才偶然查出早期食管癌。最早期食管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为60%-80%。
现在胃镜越来越细、软,减轻了检查时的痛苦,高危人群可将胃镜纳入常规检查。也可做钡餐检查,但不如胃镜直观和准确。
肠癌
肛门指诊,肠镜
高危人群:
结直肠多发息肉,久坐不动,肥胖,高脂少纤维素饮食,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好发年龄:41岁至65岁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80%—90%
第一医院普外科张思宇主任医师: 我国的肠癌多为中下段,也就是距肛门10厘米以内,因此,肛门指诊对检查肠癌有重要意义。然而,患者害羞加上医生疏忽,肛门指诊虽然方便又便宜,但开展得不多。肠癌常被误当做痔疮,肠癌80%的误诊是因为没有及时做肛门指诊。
肠镜是发现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左半结直肠癌最早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如,以前一两天一次大便很规律,突然变成一天到晚老想大便,或便中带血丝。右半结肠癌患者常因不明原因的贫血而就诊。
肺癌
胸部X光或CT
高危人群:
长期吸烟,居住地空气质量差,有肺癌家族史
好发年龄:40岁以上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70%-80%
第一医院胸外科于修义副主任医师:首先要提醒的是,胸透是一项要被淘汰的检查。胸透检查没有片子资料,只能凭检查当时医生主观判断,准确性差,且辐射比较大。
肺癌的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一位。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查一次胸片,也就是胸部X光,有条件的可以做低辐射的胸部CT检查,更准确。
最早期的肺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可达到70%-80%。
胃癌
胃镜
高危人群: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好发年龄:50岁以上
早期治疗5年存活率:82%—95%
第一医院普外科张思宇主任医师: 中、日、韩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日本和韩国把胃镜用于普查,所以胃癌患者大多是早期,治疗效果好,生存质量高。
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