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反思
(2012-10-21 10:50: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案例 |
《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了圆的概念及弧、弦等概念的基础上的一节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是圆的对称性,二是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开始以赵州桥的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结合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好的实际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很熟悉,数学知识离我们很近。
我觉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点困难:一是学生一见到实际问题就害怕,根本不想去认真读题分析;二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背景不熟悉。为此,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有非常实际的用途,而且与本节课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生再见到类似问题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害怕。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结论的表述是很重要的,而我在这节课上有些表述确实不是很精炼;而且我在课堂上,尤其是知识点的联系方面的引导词,更加需要再努力钻研。今后我将在这方面下工夫,在去听其他数学老师的课时,要注意其他老师在知识点同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句.
一些该让学生知道的知识点,讲得不够透彻.例如:不能够用数量关系求的,应该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设未知数.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种题目就是要设未知数.
在学案设计方面,设计的学案内容有点多,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准确。在学案的内容上,设问导读的问题有点多,学生完成、核对完答案的时间有点长;我在时间把握上不够到位,还是我讲的有点多,浪费了时间,导致学生的练习时间少,以致课堂检测是在延长课堂时间才完成的。
还有其他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