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2022-03-22 12:58:24)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https://www.ndrc.gov.cn/xxgk/zcf
... _1319772.html?code= state=123)
1、“实施方案”是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21年发改委、能源局曾印发《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是对此前“指导意见”的明确和细化。
2、强化技术攻关,储能方案将呈现多元化。“方案”指出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液流、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超导、超容等技术方案,研发储备液态金属、固态锂电、金属空气电池等,并将开展多路线、多时间尺度、多场景区域的示范。未来储能体系将呈现多元化。
3、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储能成本的合理疏导。明确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地位,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实现储能系统成本的合理、有效疏导,同时共享储能、云储能等新的商业模式也有可能形成新的储能收益渠道,进一步刺激储能市场化发展。
4、电源、电网、负荷侧全面推进,由示范带动规模化应用。
1)电源侧:以储能促进风光外送,提升输电通道利用率及新能源外送比例,着重强调风光基地、海风等应用场景,同时在核准、并网、消纳方面优先考虑。
2)电网侧:对大电网,借助储能实现调峰、调频、调压,提升系统稳定裕度;对电网末端等薄弱地区,借由储能实现区域供电保证;对土地资源紧张地区,配置储能延缓输变电设备建设等。同时将建立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探索将替代性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价。
3)用户侧:配合分布式电源、微网等提升供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机制,需求侧响应补偿机制、减少增容投资等也将进一步完善用户侧储能收益渠道。
5、新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张,系统调节需求提升,都对新型储能提出了刚性需求,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十四五”将是发展新型储能的战略窗口期,储能也将深刻参与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电池环节等储能载体、功率变换设备、辅助及管理系统、集成商等都有望持续受益。
1、“实施方案”是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21年发改委、能源局曾印发《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是对此前“指导意见”的明确和细化。
2、强化技术攻关,储能方案将呈现多元化。“方案”指出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液流、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超导、超容等技术方案,研发储备液态金属、固态锂电、金属空气电池等,并将开展多路线、多时间尺度、多场景区域的示范。未来储能体系将呈现多元化。
3、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储能成本的合理疏导。明确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地位,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实现储能系统成本的合理、有效疏导,同时共享储能、云储能等新的商业模式也有可能形成新的储能收益渠道,进一步刺激储能市场化发展。
4、电源、电网、负荷侧全面推进,由示范带动规模化应用。
1)电源侧:以储能促进风光外送,提升输电通道利用率及新能源外送比例,着重强调风光基地、海风等应用场景,同时在核准、并网、消纳方面优先考虑。
2)电网侧:对大电网,借助储能实现调峰、调频、调压,提升系统稳定裕度;对电网末端等薄弱地区,借由储能实现区域供电保证;对土地资源紧张地区,配置储能延缓输变电设备建设等。同时将建立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探索将替代性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价。
3)用户侧:配合分布式电源、微网等提升供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机制,需求侧响应补偿机制、减少增容投资等也将进一步完善用户侧储能收益渠道。
5、新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张,系统调节需求提升,都对新型储能提出了刚性需求,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十四五”将是发展新型储能的战略窗口期,储能也将深刻参与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电池环节等储能载体、功率变换设备、辅助及管理系统、集成商等都有望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