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级基金巅峰对决:不“喝酒”的谢治宇VS最爱酒的张坤

(2021-02-01 13:40:58)
最近,刚刚加冕“A股首位千亿级基金经理”的顶流大咖,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先生,又凭易方达蓝筹精选一天5.05%的净值涨幅,群众惊呆、粉丝狂欢:“坤坤不老、蓝筹到老“、”坤坤勇敢飞、ikun永相随“。

热闹过后,咱们还是回归。认真学下坤坤的思想,爱坤就要学坤。学,就要对比,货比三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比方说这个人的脸比沈腾大,那个人的头发比徐峥少;要是有人说我的眼睛比李诞小,我保证打不死他。开个玩笑。

目前大概看下,作为一直重仓白酒、对白酒看得非常通透的大神,白酒股如今已成为诸多基金标配,风格与坤坤不一样、管理规模大、没有白酒股、有实力PK的,唯有兴全基金的谢治宇。

根据公开的报告和访谈内容,对两位进行下分析比较。

这两位有多牛。目前任职同一基金满8年的主动偏股基金经理大概40多位,任职以来的基金年化回报前两名,就是谢治宇和张坤。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2013年1月29日起任职,刚好满8年;张坤管理2012年9月28日开始管易方达中小盘,比谢治宇早几个月,目前是8.35年。

谢治宇合润的战绩是年化30.29%,唯一年化超30%的;张坤中小盘的战绩是年化29.36%,排第二。

以同一个时间维度比较,以刚好谢治宇任职的最近8年同期业绩,谢治宇也是732%排第一,张坤647%排第二,是仅有的2个超600%收益的。




谢治宇,人称暖男大白;张坤,粉丝喊他坤坤。8年年化大白比坤坤好,为什么坤坤的流量现在远超大白,那是因为大白早几年业绩强于坤坤,这几年业绩坤坤更猛,后面详解。

几年前,大白比坤坤风头强很多。3年前2018年1月底,谢治宇发了1只300亿的兴全合宜,管理规模当时达400多亿,一举成为管理主动权益规模最顶流的公募基金经理,彼时坤坤管理规模不到200亿。

两人所在的易方达基金和兴全基金,一个被调侃为世界第三大酒庄,另一个是就划成“胡建出身”的茶庄吧,中国基金业的两座山峰,一家是国内主动偏股规模的一哥,一个是江湖人称“良心基金”的高地。有人说,易方达有多爱酒,兴全就有多不爱酒。坤坤和大白,就是两家的代表人物。




谢治宇,访谈说是个暖男,大家喊他大白、大树、大象,温暖、踏实;张坤已经出圈,已经成了粉丝们心中最好的坤坤。两个人都是80后,年龄相仿,都是名校硕士研究生,应该也都是一毕业就入职了目前基金公司,都工作了十几年。清华毕业的张坤从北京南下来到了广州,复旦毕业谢治宇留在了上海。



两个人的名字感觉父母也是很有期望的,牛转乾坤、天行健地势坤、“坤”鹏展翅,大白更厉害,治理宇宙。

作为当前基金业中生代最强双子星,两个人有着鲜明的不同。坤坤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深度价值投资者,主张重仓、集中持股、要战胜市场、要敢于对抗市场;大白不喜欢贴标签,强调自己的投资框架的包容性,投资的基础事实无法穷尽(存在盲点)、世界很复杂、变化很快,在A股适度灵活非常重要,他的风格是均衡。

这里再重申一下,张坤先生和谢治宇先生都是当前基金业顶级投资人,不是要说谁好谁不好,谁更厉害。就好像李白和杜甫谁更伟大,jack马和pony马哪个厉害,是吃椰子鸡和海底捞,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成年人的话,可能都想要。

两人的情况,我们一一来看:

1、坤坤5只基金1255亿 VS 大白3只基金598亿

坤坤最新管理5只基金,最早的是2012年9月28日开始任职的易方达中小盘,而后在2014年4月又接了个QDII基金亚洲精选,算是少有的既管A股基金,又管投海外的QDII基金的基金经理。

2015年11月接了新丝路基金,2018年6月发行蓝筹精选,成为最受投资者追捧的;2020年又发了优质企业三年持有。管了5只基金。


大白管了3只基金,先是2013年1月29日担任基金经理,上任兴全合润,然后就是2018年1月发了只300亿的兴全合宜爆款,2019年底又发了兴全社会价值三年。

除了坤坤接管亚洲精选和新丝路之外,2人当基金经理,而后又以自己名义发新基金的节奏也差不多。

目前所管理规模,坤坤1255亿为权益类基金规模一哥,也是唯一超千亿的,大白规模也不小,也有598亿,接近600亿。

坤坤的两个主打,中小盘401亿,蓝筹精选677亿;大白的两个主打,合润242亿,合宜303亿。

管理的所有基金一起几何平均年化收益,坤坤的收益21%是明显低于大白的30%,被接管的亚洲精选(QDII)、新丝路拖了后腿,其他3只年化并不差。

2、代表产品最长年化大白略胜,最近5年坤坤赢

以两人管理实际最长的中小盘与合润来比较,都已经满8年。大白管理合润最新规模242亿,年化收益30.27%略高一点,唯一年化超30%的;坤坤的中小盘最新401亿,年化29.33%也是超强。

拆开来看,以两人2只代表性产品,中小盘PK合润,蓝筹精选PK合宜。

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2013-2015年,坤坤明显弱于大白,而从2016年之后,坤坤明显后来居上,持续跑赢大白。而大家都知道,2016年之后A股市场风格骤变,刮起蓝筹价值、漂亮50、核心资产风,坤坤专注集中于核心资产,明显胜过大白的均衡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最火的是坤坤。

而从最大回撤来看,虽然两人投资方法不同,但结果却也旗鼓相当。中小盘与合润最大回撤差不多都是30%,蓝筹精选最大回撤约17%,合宜最大回撤18%多。

不怎么靠白酒股的大白,都有这么好的业绩,那真不一般。

3、坤坤重仓集中:仍然最爱白酒 VS 大白均衡无酒:觉得白酒略贵

2020年四季度末,坤坤的代表作易方达中小盘、易方达蓝筹精选,前十大重仓股的持仓占比分别为67.4%、77.9%,2个基金买4只白酒股都买到接近10%上限。

大白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前十大持仓占比分别为36.28%、41.52%;最新持股仅合润(1月21日)持有海尔智家达到6.26%,其他没有6%以上持股,2只基金前十大均无白酒股。



大白说看好一个行业最好买到20个点或多一点,认为一个行业配到50个点,基本就不是分散风险,“肯定是在赌这个事情”。而2020年的中报,坤坤的中小盘和蓝筹精选持仓茅台等6只白酒股分别达到43.83%、38.18%。

坤坤对白酒股研究应该是看得非常透,2012年9月底上任基金经理,从2013二季度(30岁左右)就开始重仓茅台,至今一直是重仓股,连续31个季度(快8年)。在目前公募基金经理这么大规模重仓,应该是第一人了。

大白最近1年前十大重仓中没有白酒股,最新的是合宜2019年三季度末持有茅台,但也只有2个点。在2020年12月份的访谈中,大白也表示,对白酒行业韧性认识不足,没想到连续涨这么多,但现在估值略微偏贵了。翻译一下:以前觉得茅台好,没想到这么强。

其实也只有坤坤这样以特别长、特别深的价值持有陪伴,才享受到市场如此厚的馈赠。很多投资者,都是在市场变化中进行调仓换股,寻找最优性价比,无所谓对错。大白也做得非常好。

而坤坤在2020四季度末对茅台等白酒股依然是高举高打,易方达中小盘前十大中白酒持仓在提升,前十大中4只白酒股持股占比就达到39.28%;十大之外的持仓目前暂未披露。

4、关于理念:坤坤认为要战胜市场VS大白认为事实无法穷尽

从集中持股与均衡配置的行为,大致可以判断两人对投资底层认知架构有所不同。

坤坤作为巴菲特的忠实信徒,深度价值投资者,主张重仓、集中持股、要战胜市场、要敢于对抗市场,坤坤认为预测是最重要的,这个背后逻辑是世界和未来是可知的(可知论),通过努力,可以尽力把握确定性。

大白不喜欢贴标签,强调自己的投资框架的包容性,对投资的基础事实的认知是无法穷尽(存在盲点,不可知论)、世界很复杂、变化很快,在A股适度灵活非常重要,他的风格是均衡。观点虽明确,却也都是“有可能”。

金融市场理论当中,存在有效市场假说、无效市场假说、随机漫步理论等各种理论,存在着不同的前提假设。坤坤和大白对市场认知的前提假设,应该是存在着差异。

坤坤专注商业模式去选股,不太考虑货币环境、市场风格等因素,选好公司长期持有,算是A股不多的深度价值投资,非常坚定,不太在意短期变化;大白强调灵活,之前比较强调性价比,会根据经济环境、流动性、估值情况等进行调配。

坤坤持股时间很长,大白则很灵活换股。坤坤的茅台重仓了快8年,五粮液、老窖、上海机场爱尔眼科都是重仓很多年的股票。而大白换股则相对灵活一点,从2020年底到今年1月21日,大白的合润前十大重仓股,就换了2个,新进兴业银行海康威视,退出隆基股份晶晨股份

坤坤非常注重商业模式,喜欢变化最慢(白酒等)和变化最快(互联网等)的行业,不碰大多数周期股,不搞金融股,专注互联网科技、消费、医药和寡头格局高端制造,坤坤认为金融股带杠杆,,任何时候都要特别警惕,一旦出问题,杠杆会杀死它。而大白刚刚就买了兴业银行,还重仓中国平安,中国平安一直是爱股。

5、重仓股比较:坤坤都是知名龙头股,大白股票没坤坤白

理念不同、方法各异,选出的股票也有很大差别。

两只以A股为主的基金,中小盘白酒多,合润行业散。




可以投港股通的蓝筹精选与合宜,蓝筹精选港股也不少,美团、腾讯、港交所、颐海国际,合宜十大重仓买了2只港股,腾讯和比亚迪








总得来说,坤坤的股票更耳熟能详一些,大白的股票没有坤坤的那么白。

6、坤坤给投资者的话

虽然坤坤现在业绩很火很牛,但他说:一个投资人不论何种方法,必然在某些时期面临业绩落后。

坤语录:一个投资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必然在某些时期面临业绩的落后。我的体会是,一个投资人选择何种投资方法,并不是这种方法在出彩时多灿烂,而是在这种方法阶段性失灵时仍能坦然面对,并且晚上睡得香。这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人的性格和价值观。

基金有不同的风格,对于持有人来说如何选择,我的建议是问三个问题:

第一,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自洽;

第二,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是否稳定;

第三,我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是否与这个管理人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匹配;

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通过观察持仓、换手率、长期业绩大致可以判断出来;而第三点通常持有人关注不多,但我认为非常重要。

只有持有人自己的投资体系和价值观与管理人匹配(即持有人本身认可的投资周期是多长、投资收益的来源是什么、愿意在何种市场接受策略的阶段性失灵),才能做到持有基金的久期和基金持有股票的久期基本匹配。

站在目前时点,坤坤重仓的白酒估值并不低,当前的一九市场风格会否向均衡收敛值得关注;坤坤专注选股,不太关注短期市场,好股票会穿越;买坤坤就要认同坤坤理念,长期持有不要在意短期波动。

坤坤2014年就开始管理亚洲精选QDII基金,对海外上市股票关注更多,视野可能更广阔,商业模式理解也很深刻。

最近7年,就是2014年1月底部至今7年,中证白酒指数涨幅超10倍。坤坤的战绩中,白酒贡献不少,未来7年,白酒股能否再涨10倍,要打一个的问号,2028年茅台30万亿市值的话,还是有点吓人。

坤坤是个选股能力非常强的高手,白酒股长期估计还是会有收益,但应该不太能像过去这几年这么强,放低预期,以及接受可能的短期波动;另外,还要看坤坤能否再挖掘出,类似白酒这么好的新投资赛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