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非遗】守艺银匠杨正贵

他还戴着上次见时戴的礼帽,穿着皮马甲,只是天气比上次冷了,加了件羽绒外套,拿着扫帚和撮箕,在店门口细细的扫。
他耳朵不好,喊了几声没应,走近跟前了再喊,他受惊了似的转过头,看到是我们突然又绽出笑容,忙说:上次你们定的手镯做好了。
杨老师做的一对老式的镯子,上一次拜访时就被我们相中,要不是镯子内圈刻有订镯子的姑娘的名字,可能都要被我们截胡了。走时赶紧请杨老师做好,等再来时拿。
神奇的是,原以为这种老式样的镯子是不会受到我年轻朋友们的喜爱的,谁知道发朋友圈后,一群小伙伴都说喜欢,这挺让我意外,要不是这镯子耗材实在是太多,让人望而却步,可能这群年轻姑娘都要一人定一对了。
前半场,我们都在看他的银饰,有老式的银项圈和手镯,还有一条织锦加银的腰带。
一百一十八个菩萨,蝴蝶、鸟、鱼、花和桃子做底边和流苏,拿起来叮叮当当,很沉。仔细看时,才知道上次来杨老师给我们看的银饰模具就是做腰带的,当时还说小人神神叨叨,懵懵的,原来人家是菩萨呀!
杨老师说这个不算宝贝,他做了一顶参展的银帽子,要拿出来给我们看。随后就从店面后间抱了一个不锈钢的大桶出来,桶盖上有一把大锁,里面规整的放着一顶银帽子。
因为之前参展带出去,有些配件都取下来了,杨老师就一边安装配件,一边给我们介绍上面的花样。底下郁郁葱葱的是花朵,中间是凤,凤的两边还有两只小鸟,前后围绕着三只螳螂和两只蝴蝶。
凤的背上有两个菱形的图案,这是杨老师自创的,他看到瓦屋的房顶上有一个菱形的图案,他把这个图案当做“有房”的意思放在帽子上,和银一起,“大富大贵,有银有房”。
杨老师的店铺沿街,很吵闹,时不时有车按喇叭,没办法好好的聊天,最多的交流还是关于他做出来的银制品。他的儿子们也在做银,做一些机器加工的银,也做手工雕刻的银,他本人则坚持手作。现在他就想着要在老家建新房子,养了两只画眉,平时就斗斗鸟。听他说他还会武术,原来村里来的武术老师都被他比下去了,村里许多人都很佩服他,说完一脸骄傲着。
小白哥第一次来,他就给小白哥看他以前做的银饰,看当地的服饰,吃饭时还给我们讲传说故事。后来我再去店里取调整好的镯子,遇到了杨老师的女儿。杨老师用烈火烧制镯子,女儿就在旁边拿着钳子等着烧好,然后马上放到冷水里“激”一下,再丢到温水里刷洗,程亮程亮的镯子就弄好了。
我们带着杨老师的镯子回程,到我们贵阳的小馆里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