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批注的类型与做法(参考)

标签:
教育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批注的意义
批注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切入口,它能帮助深入理解文本,促进抓要点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它也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
二、批注的定义
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三、批注的类型
从内容上来划分,批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理解注释、提要评价、设问释疑、画批摘抄、联想补充。http://s5/mw690/002AQJRdzy7gk1GCPEEf4&690
四、批注的位置
眉批——批在书头上
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
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五、怎样指导学生写批注
1、根据课后问题找答案,写写、画画。
2、记近义词、反义词、关键词语的意思、表达的方法。
3、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并品释(成语、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做到一不二要:一不:不能写空洞无具体内容的批注,如“太好了!”“是比喻句。”等。二要:一要写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处是什么;二要写出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或对人和事物的评价。
4、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评价人物。
写人:概括某人做的某事+评价某人
写事:抓住六要素,在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简单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5、 从文中的“泡泡”得到启发,寻找答案。
六、学生在写批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如何辅助学困生写批注
程度参差,刚接触时学困生也许只是能达到“画”的层次,初期可以允许他们用简单的词语写下自己的体会。中后期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诱导他们把感受写具体。也可在课堂上适时插入“批注分享”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积累写批注的方法。
2、如何落实批注的检查
(1)课堂上及时关注,以优带后,多提供讨论展示的机会。
(2)发挥班群和展示栏的作用,每天展示优秀或有进步学生的批注作品。
(3)定期检查,正面表扬为主,树优秀典型,评比纳入平时成绩,期末时一并计算。
“写批注”既突出了学生语用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在得意、得言、得法、得能方面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