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忍冬与红豆

(2013-06-03 08:15:30)
标签:

原创散文

分类: 花间漫步(散文集)


忍冬与红豆


          http://s11/bmiddle/8daa0563tde34e31f672a&690


              http://s14/bmiddle/8daa0563tde34e471625d&690

 手拿相机,走在植物园里,眼前是一堆灌木丛,树上密密麻麻的圆柱状小白花吸引了我。它真的又密又小:密,密得层层叠叠;小,小得分不清个数。乍一看,它是白色的;仔细瞧,白中带黄。说是花儿,因为它不是叶子,与细密的花儿比较,叶子显得又尖又长。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再过一些日子,它会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青色果子来,也是小小的、密密的,既袖珍又可爱。到了秋天,则会变成诱人的紫黑色,就像甜美的浆果。冬天到来的时候,随着气温的下降,它又渐渐地变成了红色,而且就是穿着这身衣服过冬的,即使树叶落尽,它仍坚守在枝头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红果在白雪覆盖的树丛中,显得格外抢眼,我就是这时候认识“忍冬”的。

 那是好友“北大荒耕夫”发在网上的一张照片,雪压枝头,绵绵密密,几颗红豆一样的果实,把画面映衬得妖娆而美丽,我问其名,答曰“忍冬”,并说是在植物园里拍到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那首有名的《红豆》诗来。

 前些日子在哈尔滨,即将上小学的孙子给我背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复读的时候,我把“愿君”读成“劝君”,还是小李昂给我纠正的呢!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他又一口气背诵了《鹅,鹅,鹅》、《锄禾日当午》等三首古诗,我还是头一次听到。小孙子曾读过几天“国学幼儿园”,其实,小孩子背诵古诗词,就和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文章一样,并不在乎长大后能否依然记得,从而成为一个文学家或者文学爱好者,主要是为了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古典文学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又何尝不是“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呢?

 “忍”字心上一把刀,是一件近乎残忍的事,还有就是耐得住寂寞。所以,“忍冬”对于北大荒人来说,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忍冬,忍冬,“忍耐冬天”之意也。冬天之冷,三四十度,必须忍耐;冬时之长,一年中的半年,必须忍耐;冬雪之大,冰封万里、四顾茫茫,必须忍耐。这里的冬天确实需要忍耐,当地人常常说“塞北没有春天”,一年只有夏秋冬三季,是的——冬天把春天占了。

 忍冬啊,忍冬,冬天的忍冬犹如雪中红梅,冰清玉洁,美丽梦幻。“等闲识得忍冬面,雪压枝头点点红”,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写意而又诗意。它就像那首歌中所唱:“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寻找灵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