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会吧!据最新的调查报告称,纽约市的流浪汉人数已有所减少,总体来说,下降了12%。过去两年来,本市的流浪汉人口增长超过10%,所以官员在去年9月宣布,计划拨款1亿元来解决流浪汉问题。市长白思豪并宣布,从5月起将在全市开展首季夜间街头流浪人口统计。
“纽约市流浪汉人数下跌?可是唐人街的流浪汉却真的增加了不少。”华埠社区人士有不同的论调。而记者的调查发现,的确是这样。小小的华埠,起码有8个到10个浪民。
地威臣街曼哈顿桥底曾是流浪汉盘踞的地方,经整顿后,情况有所改善。不过,近日却来了一名看来像老外的“醉猫”浪民,经常趴在地上昏睡,旁边堆放著他的家当,吃剩的食物散满一地。瘴气乌烟,路人不得不掩面而过。记者数天前也发现一名浪民俯卧在摆也街与勿街交汇处一家餐馆横侧。他旁若无人,途人也视他如无物。后来有没有警察出面处理,不得而知。
月前,一名年约40岁的白人男子蹲在摆也街与包厘交界处,竖著一面写有中英文的求助纸板,希望大家“好心啦!施舍个发财钱啦!”有警察干涉时便离开,警察走了,再回来,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最近,这名流浪汉不见了。而另一个年纪较大的白人男子则在包厘街已关门的麦记快餐店前端坐,拿著中英双文求助牌,前面放著一个胶杯。记者曾驻足良久,施舍的人极少。
上周开始,包厘街与宰也街交汇处的红绿灯前多了一男一女年青老外流浪汉,看来像情侣也像夫妻,打扮斯文,家当整齐,倒赢得华人的同情,向他们前面的求助纸板投钱。在不远处的国宝银行,时有一个白人老汉状似醉酒徘徊,有时坐在银行门口,有劳银行职员出来求助:“阿叔,麻烦借歪。”
华人流浪汉有没有?有的。一名年逾60,操粤语的男子经常在东百老汇近罗格斯街处开口要钱:“唔该,俾几元我买饭啦!”前不久,这位阿伯说是要钱来买烟,可能有高人指点,改说需钱买饭。但一开口就要几元,有若大种乞儿,有没有人肯给,难说。

在坚尼路,偶然会发现一个年逾70的瘦小华人坐在地上,前面放著胶杯,他经常抽著烟,要求施舍。更有一个留著白长发、蓄著胡须,右手拿著烟,左手拎著放著几个两毛半的杯子,等著善心人光顾,他的家当放在旁边,是三个中型箱子和一个帆皮袋,用一部婴儿车装著。记者试图上前搭讪,但他瞪了一眼,理也不理。
还记得老吴这个华人流浪汉吗?他20多年前开始在华埠街头露宿,“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由一部手推车的家档陪伴著,最先在披露街,后来“申请”了孔子大厦,在商铺前的石柱旁,大泠天时缩瑟颤抖,不少人怜悯他,买些东西给他吃。记者曾访问过他。他说收容所不是人住的地方,打死也不去。问他的家人,他噤声不提。最近这10年,在华埠已不见他的踪影。
老吴,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