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侨报记者李竑1月9日纽约报道】人力中心中文学校2015-2016年秋季朗诵比赛9日在华埠举行。校长石蔚静表示,参赛人数逐年增加,其中外族裔学生从无到有,现已达到总人数的10%,反应了学中文正成为时代潮流。
走进比赛现场,听到的是字正腔圆的集体朗诵的声音。从学前班到初中的600多名学生,以唱读、集体朗诵、角色朗诵、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声情并茂地向老师和家长汇报了中文学习成果。大家表演的节目既有儿歌、绕口令,又有古诗、现代诗。如:学前班、一年级的小朋友表演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数蛤蟆》、《猜谜语》,朗诵的古诗《静夜思》,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班的学生展示的配乐诗朗诵《感恩父母》、角色朗诵《如果你在野外迷路》、《狼和小羊》等,获得了阵阵掌声。

石蔚静表示,人力中心中文学校的朗诵比赛已经成功举办9届,每年参赛的人数不断增加。“你在台上看到的是3分钟的表演,而在台下,孩子和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不仅要朗诵好所选的作品,还要设计服装。”石蔚静说,通过表演更激发了孩子学中文的积极性,家长们参与其中,做到了通过中文学习加深孩子、家长及学校之间的凝聚力。她更表示,非常可喜的是,其他族裔的孩子从无到有,目前已占学生总数的10%,说明学中文正成为时代 的潮流。
希腊移民Elena Metaxa有一对9岁的双胞胎儿女,她把孩子们都送来学中文。她说,上世纪90年代末丈夫曾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他很喜欢中国文化,那时,他们就想将来有了孩子,就让他们学中文。Elena Metaxa表示,学中文能让孩子有国际视野,不但扩大了他们交友的范围,更让孩子了解的不同文化。
华裔家长徐利平把3个孩子都送来学中文,孩子们分别在初中、3年级和学前班。大女儿陈遇安已经是史岱文森高中10年的学生,繁重的课业之余,还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周末常常要准备或参加辩论比赛,但她还在坚持学中文。“只要有时间,大女儿都会来上课。只要她能来上一堂课,我就会给她交一学期的学费。”徐利平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不能不会说中国话,不能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比赛分上午场和下午场,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决出了名次:上午场一年级B班和三年级分获低年组和高年组第一名,下午场二年级B和三年级A分获低年组和高年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