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学生都成功"成法!奥巴马签署新联邦教育法案

(2015-12-12 00:29:59)

    ▲星期四,奥巴马签署了“每个学生都成功法”,该教育法将为全美公立学校确立新责任路线。美联社图

  奥巴马总统星期四签署“每个学生都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将取代“有教无类法”(另译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简称:NCLB),为全美公立学校确立新责任路线。“每个学生都成功法”保留了“有教无类法”中的基本考试要求,它却删除了取决于学生成绩的奖惩措施。

  “每个学生都成功法”:保留基本考试要求 删减奖惩措施

  12月10日,在几十名教师、学生、教师协会、教育政策顾问代表和在场相关领域几百位观众的见证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南厅礼堂签署了“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ESSA)。白宫内政委员会主任辛西莉娅·穆尼奥斯随后发表声明,称今天是美国教育的“大日子”,因为“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修复了美国教育系统的不足之处。

  ESSA法案的签署仪式上,奥巴马发表演讲,称教育系统迫切需要修复,新法案正好提供了这一点。奥巴马说,ESSA的前身“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在促进美国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其成就和功绩,但是其“高标准、问责制”的目标在实践中难以达成,常常忽略具体社区的需要,而且常常让学校、学区进行一律的强制性改革。而新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减少对标准化考试和统一任务的依赖,确保美国的教育系统让每一个孩子在高中毕业之时已经为升学或就业做好准备。

  新法保留了基本考试要求,却删除了取决于学生成绩的奖惩措施。“有时改革就是需要你试一下,发现行不通;于是你得到一些教训,再做调整。”奥巴马笑说。来自教育和相关领域的代表们见证了奥巴马对新教育法案的签署。

  签署仪式结束后,《侨报》记者采访了刚刚亲眼见证了法案签署的华裔众议员赵美心(Judy Chu)。赵美心表示这是ESSA法案的签署是“积极的一步”。赵美心说,以前的“有教无类”法案是一个糟糕的系统,测试太多而问责不足,又很少考虑社区差异;“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避免了这些缺陷。从亚太裔社区的角度,亚太裔内部差距很大,新法案可以促进落后者进步,缩小“分化”的程度;新的法案对于不同地方、社区、学校的适应将更加灵活。而且新的法案实施后,英语学习者可以利用的项目、资源更多,能获得的支持也更多,这也有利于亚太裔社区。

  “有教无类法案”签署于2002年1月8日,该法案对标准化考试、教师资格等方面规定得非常统一严格,主要旨在解决贫困地区学生和少数族裔的受教育问题,但显得过于死板。由于太过重视标准化考试,许多学校采取窄化课程的做法,降低了教学质量。今年年11月19日,众议院和参议院协商委员会达成协议,结合众议院通过的“学生成功”法案”(Student Success Act)和“每个孩子成就”法案(Every Child Achieves Act ),形成了“每个学生都成功”法案。侨报记者徐一凡

▲奥巴马新签署的“每个学生都成功法”。美联社图

  历史

  小布什签“有教无类法” 用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美国之前适用于公立中小学的联邦教育立法,亦即“有教无类法”,是2002年由时任总统小布什签署的,是后者的主要政绩之一,也是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在“9·11”事件后展示“两党共同治理”的一个重要成果。

  根据介绍,该法是美国联邦中小学教育政策长期演变的结果。早在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开始向有相对较多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校和校区拨款,以消除教育中的地区差异。

  在1980年至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给全美公立中小学的拨款增加了两倍多,每年投入70多亿美元用于教育低收入家庭学生。

  当小布什在得克萨斯任州长时,他就开始采用标准测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对学校进行奖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学生的考试分数提高了,其阅读和数学能力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在这一进展的基础上,小布什曾将改进中小学教育作为其总统竞选的一个中心内容。在“9·11”事件后,小布什推动国会做出让步,以显示两党共同治理能力,并取得成功。2002年1月,小布什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新教育法,也即“有教无类法”。

  “有教无类法”的实施,改变了美国联邦、州和公立中小学之间的关系,强化了联邦政府的作用,其目标是到2013至2014学年底,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熟练的阅读和数学能力,不论其种族、家庭收入或有无残疾。

  根据该法,各州每年都要安排公立中小学3至8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和数学统一测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一次统一测试;各州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课测试。

  观点

  衡量标准不全面 “有教无类”失宠

  综合多方报道,随着“有教无类法”的实施,该法执行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包括围绕着统一测试和对其中处罚条款的争议也不断增加,该法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也褒贬不一。

  对大多数人来说,该法成为美国中小学标准化考试的代名词,提高了统一测试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应对统一测试的熟练程度,许多美国学校开始增加平时测试的次数,并挤压如艺术和音乐等课程的课时,以增加要求统一测试的阅读和数学课时。据2006年的一个调查,减少非统一考试课程课时的中小学校达到71%。美国进步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3至8年级学生每年平均要进行10次测试,而俄勒冈州的学生每年用于测试的时间达到约20个小时。一些学校为了达标并避免受到处罚,甚至在统一测试中采取各种舞弊的做法。在亚特兰大,舞弊丑闻还导致了犯罪指控。

  一些批评认为,该法对学校所取得进展的衡量并不全面。批评者认为,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比如有少数族裔的学生,有英语不好的学生,有残疾的学生或者有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等,或者这类学生数量较多,这样的学校要达到目标就比较困难,即使其在整体教学上表现不错,或取得了较大进展,也难免会有一些少数族裔、低收入或残疾学生未能达标。

  但是,按照该法,如果获得联邦支持低收入学生拨款的学校连续两年或更多年头没有达到目标,学校就应允许学生转往其他学校,或者提供额外辅导。而如果连续6年都没有达到目标,学校就将被改为“承包学校”,由州政府接管,或者替换其所有教职员工。同时,学校还将面临其他方面的处罚。

  有关研究认为,如果从2013至2014学年底每个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来判断该法,那么它是失败的。到2011年,完成目标的学校还不到一半。有些州虽然看起来成绩不错,但也通常是较低标准的,比如阅读或数学测试的难度较低,从而达标的比例也较高。

  尽管如此,该法在突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反映社会教育的不公平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在此之前,美国许多州并不公布低收入、黑人和西班牙裔或残疾学生的测试成绩,人们也无法判断这些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情况。因此,该法在民权组织中普遍受到支持,后者要求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承担责任。

  迄今为止最大的争论是每年统一测试的问题,即联邦政府是否应要求各州每年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但即使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许多其他问题,特别是联邦政府应在多大程度上介入,才能确保州和地方政府让学校担起责任,学生的分数又如何被纳入对教师的评估机制等等。共和党通常要求给予州政府更多灵活性,而民主党则担心如果没有联邦政府的监督,地方上会不重视对贫困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的教育效果。

▲新教育法签署现场,人们拍照做纪念。美联社图

  看点

  新法前曾用“共同核心”标准

  综合媒体消息,面对“有教无类法”实施中的问题及引发的不满,在2013至2014学年时,奥巴马政府采取了“免除”政策。

  根据这一新政,获得“免除”的学校可以不用考虑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要求,也不用担心会受到处罚,但作为交换,地方政府应承诺采取新的学校教学标准,为学生升入大学或就业做好准备。同时,奥巴马政府还要求地方政府采用新的教师评估机制,并将学生测试分数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据有关报道,共有43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谷和加州的8个大校区最终获得“免除”资格。华盛顿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则曾出现反复。华盛顿州议会不同意将学生的分数纳入教师评估机制,美国联邦教育部随后取消了其“免除”资格。俄克拉何马州则是失而复得。

  这些获得“免除”资格的州和校区普遍采用了一套新的教学标准,即“共同核心”标准。该标准最先由全美校长理事会等组织在2009年提出,包括每一年级的基本教学标准,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阶段,主要的目标是使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能获得升入大学和就业的能力,从而保持美国在学术上的竞争力。该标准在语言教学上更重论述,而不太要求叙述,并要求学生更多地阅读一些非小说类书籍;在数学上,更重视某些方面的教学深度,而不再偏重概念的多少。

  “共同核心”标准改变了过去各州制定自己的教学标准的做法,使接受该标准的各地学校有了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但与“有教无类法”一样,其执行同样是很不顺利的。

  根据报道,在2011年,前景曾看似很乐观,不仅采取“共同核心”标准的州达到45个,奥巴马政府还为此投入数百亿美元制定了两套网上测试。但随着一些州准备开始进行第一轮测试,各种批评和关注四起,印度安那和俄克拉何马两州宣布放弃,另外一些州则表示将进行重新考虑。在2010年,准备进行测试的州达到26个,但现在只有12个州加上哥伦比亚特区准备进行其中的一套测试,有20个州则选择自己进行测试。

  追踪

  国会曾多次想修法均失败

  在“有教无类法”实施之初,就没有多少人认为其在2013至2014学年后会保持不变。

  批评者认为,尽管近年来美国中小学学生的阅读和数学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很难说就是该法的功劳。实际上,在该法通过之前,全美教育进展评估表上的分数就显示,中小学学生的分数已呈现出缓慢但稳步的上升趋势。

  早在2007年,美国国会就第一次寻求对其进行修改,然后是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三次酝酿修改,但都没有任何进展。美国国会参议院教育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和委员会民主党成员默里表示,他们希望国会两党这次能达成共识。

  一些分析认为,与测试相比,标准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它们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为学生升学或就业做好应有的准备。虽然有一些州没有参与“共同核心”的测试,甚至因为政治原因而避免使用该名称,但却保留了其标准。

  一些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支持减少统一测试或者降低测试结果在教师评估机制中的分量,但是,美国联邦教育部长邓肯则表示,必须保持年度的测试,并提醒国会应避免盲从,而同意将之改为可选择性的。如果国会这次不能成功修改“有教无类法”,那就只能将之留给下一届政府了。但没想到在奥巴马任期结束之前,该法通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