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侨报编译张杨8月2日报道】当传统的路边小饭馆和冷饮柜台让位给满是中餐馆的双层商场时,已经在加州阿罕布拉居住64年的玛吉·迈尔斯(Margie Myers)没有提出太多意见。
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她和自己的朋友及邻居一起平静接纳了这一变化,忍受着店面标识上的英文渐渐消失。然而,今年6月的一个变化终于让她难以忍受。位于阿罕布拉主干道上的劳尔夫超市(Ralphs)关张,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名为大华(99 Ranch)的华人超市。
“我知道城市在变化,”迈尔斯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有必要影响到我们的超市吗?”
作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印记,很少有像街区超市的消逝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今年春天,阿罕布拉居民曾聚集在市议会前,抗议劳尔夫超市关张,其实,市政府与此没有任何关联。有谣言说,是华裔业主调涨租金,逼走了劳尔夫超市。实际上,该不动产的业主并不是华裔,只是劳尔夫超市约满后决定不再续约。
有关劳尔夫超市的争议在任何一个飞速变化中的社区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担心。比如让长期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无法接受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开始波及到他们购物篮。而移民和后来者也在抱怨,认为自己受到了排外和种族等方面的歧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社会学教授周敏(Min Zhou,音译)说,阿罕布拉的冲突其实在加州南部众多社区都可以看到,比如南洛杉矶就涌现了很多拉丁超市,而在华埠,微型沃尔玛也在抢占市场。
“看起来几乎所有有关人口结构变化的担忧都集中在超市上了,”周敏说。
自从劳尔夫超市3月份关闭后,迈尔斯就需要多开3英里路去南帕萨迪纳市的Pavilions超市购买杂货。虽然跨越了两座城市,但这段旅程其实并不长。
从她的住所往北走是山谷大道(Valley Boulevard),那里拥有整个南加州最大型和最富活力的华人商业中心之一。但是,迈尔斯更乐意记起的是曾经占据这里的一个美国家庭式购物中心。
再往北走,竖立着一栋由华人开发商建造的高级住宅楼。比起周围低矮的房子,这栋住宅楼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我们正在被驱赶,”迈尔斯说。
其实,迈尔斯在Pavilions购买的商品在阿罕布拉一样可以买到。但是,她说自己在乎的是Pavilions所带来的那种熟悉的感觉,比如使用的背景音乐和装饰,当然还有店员使用的语言——英语。
对阿罕布拉的超市如此在意,并不完全在于便捷,迈尔斯说。她抱怨的是超市的改弦易张让阿罕布拉的社区已经不那么有美国味了,而这种归属感才是她最在乎的。
“所有购物场所和市场都在变得越来越亚洲化,”迈尔斯说。“这里已经不再适合我。”
城市领袖说,他们曾对保留劳尔夫超市进行协商,但是无法劝说业主把自己的物业租给谁。而且在迈尔斯64年的生活里,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70年,阿罕布拉的亚裔人口只有不到3%,但是,到2013年,亚裔人口占比已经达到52%。而且,一直是这座城市主流的白人现在已经减少到只有11%。拉丁裔人口也稍有下降,占比为35%。
该市超市的起起落落与人口结构的变化有着紧密关系。过去20年来,劳尔夫等传统的美式超市逐渐消失。针对拉丁裔消费者的Super A也在2013年关张。
当变化波及到超市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注意。该市议员斯蒂芬·夏姆(Stephen Sham)说:“我也不喜欢这种变化,但是你必须接受。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抱成见,这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
大华超市声名崛起,起初源于把亚洲商品推销给西方顾客。他们希望把东西方的特色结合起来。当然,这里的亚裔移民也是他们服务的重点。
“当你试图适应一个新的文化的时候,饮食习惯是最后一道关卡,”周敏说。
对阿罕布拉本地的长期居民来说,适应这座城市越来越浓的亚洲风格也是一样。最近一次随机调查发现,工作日前往大华超市购物的顾客约80%都是华裔。
一对名为迈克和凯西的白人夫妇试图在这里购物。但是,尽管这家超市努力装扮得更加西式,但是迈克说还是能感到很大的文化差异。最终他们空手而出,然后驱车前往较远的Pavil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