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年底或将启动运营 计划明年4月发出首批贷款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银行)21日在上海举行开业仪式,这意味着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金砖五国”作为创始会员的这家银行正式扬帆起航。国际舆论表示,这标志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未来世界金融秩序治理的重要力量。
【侨报综合报道】金砖银行自2014年7月16日宣布成立以来,其“为金砖国家及其他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动员资源,补充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促进全球增长和发展的努力”的宗旨,一直备受外界关注。今年7月7日,金砖银行在莫斯科召开首次理事会,宣布正式成立。21日,印度人昆达普尔·瓦曼·卡马特首次以首任行长的身份出现在上海。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开业仪式上开表示,“作为现有多边和区域开发机构的补充,金砖银行的成立有助于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瓶颈,促进可持续发展,助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
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根据章程,该银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在五个成员间平均分配,实缴比例为20%。其总部设于上海,行长在五个创始成员国中轮流产生,首任行长为来自印度的卡马特。根据工作流程,金砖银行最早将于今年底投入运营。
卡马特介绍,金砖银行管理层目前正围绕银行的启动运营开展工作,包括设计组织架构、制定业务政策、开展项目准备、与中国政府签订东道国协议等,预计将于2015年底或2016年初启动运营。至于下一步的安排,卡马特说,接下来几个月会进行项目的筛选,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制定贷款政策。希望在明年4月发出第一批项目贷款。
作为东道国,中国已为保障金砖银行顺利、高效筹建做了大量准备。该银行“开业”后,中国将发挥何种作用备受关注。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金砖银行成立后,在首任管理层的领导下,将主要围绕银行的启动运营开展工作,包括与中国政府签订东道国协议等。
中方:与亚投行优势互补
亚投行的成立曾引起众多国家的“共鸣”,楼继伟认为,金砖银行与亚投行都是新兴经济体促进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际经济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都是为了增强国际多边体系的整体力量。但考虑到成员构成、业务方向的不同以及全球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需求,金砖银行与亚投行也是互补合作的关系。楼继伟希望,金砖银行与亚投行在银行筹建中相互学习借鉴,在投入运营后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和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推动全球和区域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南非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外交项目代表克里斯托弗·伍德认为,亚投行与金砖银行不会形成任何竞争关系,因为它们皆属于一个更大的项目,即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缺位的当下,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有应急储备 可互相提供美元
对于金砖银行的成立,国际舆论高度评价并表示欢迎,认为通过新开发银行等多边合作项目,金砖国家正迎接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契机。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21日发表声明表示祝贺。他表示,世行将致力于与金砖新开发银行及其他多边机构的紧密合作,提供分享世行的知识,开展基础设施项目的联合融资。他认为,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实现到2030年消除极度贫困、促进共享繁荣和减少不平等的共同目标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除金砖银行外,金砖国家还建立了总规模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安排。在这一框架下,倘若某成员国出现美元流动性危机,其他国家央行便会互相提供美元纾困。分析人士认为,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未来世界金融秩序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补充、健全、完善的同时重塑现在由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