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旅三亚照片选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应朋友之邀开启海南之旅,2016年12月15日从澄迈到三亚,住旅居三亚的老伴的兵团战友王哥家。
小区内合影
下海去。所居小区离海滩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下海很方便。
我们不会游泳,但我们会“漂”——当然,男人得在旁边看着,漂到深海就不容易回来啦!
海滩,总是浪漫的。
三亚的市花是什么?我在百度未搜索之前就觉得应该是三角梅,结果我猜的没错。桥栏杆外洋红色的花丛就是三角梅,三亚就是三角梅的海洋。三角梅是常绿攀援状灌木,花大色艳,开花时间长,常作为庄院种植与观赏。鲜花盛开如孔雀开屏,格外灿烂夺目。人物背后远方如绿叶形状的建筑是高档小区里的楼房。当地人说东北的那位小品和二人转之王的别墅就在那里。
通往白鹭公园的桥
“白鹭公园”,得名于栖息于红树林里的白鹭。红树林生长在海滨,公园里的水应该是和海水相通的。
钻进红树林里
路边的南国儿女
三亚街景
“天涯海角”,风景很美的地方。
三亚海滩风光(本照片手机拍摄)
莲花桥
“天涯”巨石
“海角”巨石。在头顶上大石的尖角处有“海角”两个红字;这两个字面朝大海,只有站在海里才能拍摄到。“天涯”、“海角”这两块巨石存在意义就是:看到它们,就说明我们来到了极远极远的地方——中国古代交通极其不便,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就是最远的地方,往前没有路了。
海棠湾同学聚会,在老韩家吃饭。从微信上得知有三位同学也来到三亚,在海棠湾租房居住过冬,赶到那里看望——他乡遇同学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我给老韩夫妇拍一张。老韩说海棠湾游人少,很雅静。饭后老韩夫妇和彩兰同学带我们去那里玩,果然风景好又雅静。海滩上有开发商建的可以躺着看海的床和凉蓬。此处海水有暗流不能洗海水浴,故没有游人,也无人管理,可以带着食物和水躺在凉蓬下看一天海,天堂啊!
阳光、沙滩、蓝天、白云,还没有尘世的喧嚣,世外桃源啊!不过,写这篇博文已是2021年,五年过去了,是否还能这么雅静,不知道了!
跳一曲海滩的华尔兹?
报了分界洲岛的一日游,在开向分界洲岛的船上。
分界洲岛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南岛的东南海面,距海南岛最近海岸约1.2海里,乘船过渡单程约15分钟。气象上习惯把分界洲岛当做海南南北气候分界的一个地标。在冬季,人们经过分界洲岛时,会有强烈的温差变化感觉。
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
游鹿回头
鹿回头雕塑——一个猎人与化为鹿的美女的爱情故事。这故事是地名的由来。
人与小猴的故事。鹿回头没见到鹿,却见到许多猴子,很亲人。与小猴子对话,看到了人与猴的和谐。
去了三亚,必须要去鹿回头,因为鹿回头在三亚湾旁边的山顶上,那里是俯瞰三亚湾最好的地方(本照片手机拍摄)。
鹿回头上俯瞰三亚湾,以下同。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家民族文化型5A级景区 。位于保亭县与三亚市交界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报了槟榔谷的一日游,导游就是一个黎族小伙子,他告诉我们中国只有海南岛上才有黎族。
这是黎族的船形屋,草屋顶上的草垂到地上,很原始的样子。
“高高的树上采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这就是歌中的“槟榔树”,小伙子要爬上去真是不容易呢!
黎族织锦。与展馆中展出的宋画里织锦场景一样。这些妇女还原此场景,每天要保持这种姿式八、九个小时,不容易!
这老太太很有名气了,专门与游客合影,竖起大拇指,说一句黎语的“你好”。老太太的笑容虽已“职业化”了,却很真诚。
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租用民族服装体验生活。
背后着装绚丽的少数民族姑娘也是体验生活的年轻游客,我以尽快的速度抓拍了她们以给照片增加色彩与美丽。
苗族的银器是很有名的。我曾对苗族姑娘满身的银器有疑问:山区里的人从哪里弄到这么多的银子来打银器,光苗族姑娘头上戴的银子就沉甸甸的,苗民有多富?后来在电视节目里也有观众提出了这个问题。苗民回答,他们银子的来源是民国时的银元;另外,他们家里的银子不是一辈人能攒那么多的,而是好多辈子的人积攒来的——难怪有那么多银子都被姑娘们戴在头上、脖子和胳膊上了;不知出嫁的时候会不会都带过去?小伙子们,聚苗族姑娘好啊!
小时常唱这样一首歌:“我们起得早,起来就做早操”(伸懒腰)。
请到我家来做客!
2016年12月27日离开三亚去文昌。
(博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