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南行之四:杭州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按计划,扬州的下一个旅游地是杭州。1987年我带着女儿游过杭州、无锡和苏州,那时女儿还小,之后再没来过。这次女儿说想用年假陪我们到江南走走,且指定想再游杭州。我明白她的意思,能陪年老的父母旅游的机会毕竟不多了,她工作也忙,很少能抽出这样的时间;我们彼此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于是才有了这次游七市的江南行。本想再重游一下苏州,这样也能见一下毕业后从没见过面的李明明同学;因女儿假期限制,出发时已买好了从合肥(要去看望我合肥八十多岁的大表姐)回咸阳的车票,只能去女儿想去的杭州了。在旅游上,我是不干隔山渡河到外地游一个地方就返回的事情的,那样既不尽兴,也不划算。每次出游,都是做好计划,游完一地再去下一地,把这条路线上的好地方一次游完,不留遗憾。
9月18日下午,镇江的外甥女夫妇送我们到火车站,到杭州已是晚上了。19日早起游西湖。杭州是国人公认的“人间天堂”,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周边。先从灵隐寺和飞来峰游起。
灵隐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之“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句中的“寺”,就是灵隐寺。宋钱易《南部新书》里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说灵隐寺的桂树是中秋夜月中桂子落地被寺僧拾得而种——古人真浪漫。因此唐诗里的“桂子”即指灵隐寺。
灵隐寺
灵隐寺
飞来峰
飞来峰上翠微亭。喜欢李白“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诗句,在“翠微亭”留个影吧!
飞来峰与灵隐寺附近的景色
女儿用手机导航带我们寻找去岳王庙的公交车站。
路边的"楼外楼"餐馆。楼名来源于南宋诗人林升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据说这里的西湖醋鱼挺有名。
岳王庙的大门。
岳王庙前的岳飞站像
庙内岳王塑像,“还我河山”是岳飞的手迹。中国古代有两个一生没打过败仗的常胜将军,一个是岳飞,另一个是戚继光,了不起的“战神”!
庙内岳飞与其子岳云之墓
岳王庙内
岳王庙内景色
曲院风荷,西湖十景之一。西湖十景也隨时代的变迁而变,现在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小瀛洲风景。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岛,浓缩了西湖风景的精华,要坐船才能上去。
在小瀛洲上望雷峰塔。这就是《白蛇传》传说中法海和尚用来镇压白蛇的雷峰塔,在西湖南岸净慈寺前雷峰之上,与北岸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对峙、遥相呼应。原塔于1924年坍塌,仅存遗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
以下照片也是在小瀛洲拍的。
人可以站在扶梯上到峰顶到塔跟前,登塔还有电梯,每层都有平台。
塔内保留了原塔坍塌后的原貌。2003年3月11日开始发掘塔内地宫,有装有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涂塔等重大文物出世,发掘过程当年直播过。
佚名《西湖清趣图》(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描绘的雷峰塔,呈五层八面的木构廊檐结构,是今日所见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重修后雷峰塔最具体的图像。这次重修的雷峰塔与宋代的塔相像。(此照片与资料来自网络)
雷峰塔顶鸟瞰。
现在俯看到的是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所在的净慈寺。
雷峰塔顶鸟瞰。塔檐上的铜铃声可发思古之悠情。
“南屏晚钟”景区说明牌
“南屏晚钟”的主建筑净慈寺。游到这里,已是黄昏,落日金黄色映照下的风景格外魂丽;既有色彩,又有意境,还有禅意。西湖之游以此作结留给人不尽的意境,仿佛是天意。以下照片皆是这里的景色,女儿的华为手机拍出的照片颜色非常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