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母亲的眼】----转身回眸间

(2013-02-09 12:11:14)
标签:

杂谈

品茗

情感

分类: 情感散文

序:

   今天观看了央视三套由小尼主持的“开门大吉”,“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小时工周艳带着家庭梦想,来到演播大厅,叙述了一件往事,周艳的家庭不富裕,高中时代就读于距家很远的市里,她的父母亲从农村去看周艳,带她去一家小餐馆吃饭,点了菜后就让周艳先吃,说是有点事先出去一会,当周艳吃完出来,发现父母却坐在门口吃着自带的煎饼,那一幕成为了周艳永恒的记忆,难以磨灭...延安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父亲蹒跚的脚步背后,蕴含着伟岸和大爱如虹...每个人对于父母亲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延安也不例外,刻在心头上的便永远擦拭不去...

正文:

   在延安的记忆中,家里生活很拮据,小时候只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着,不会想到大人的苦。父亲是个厨子,对人很和善,再加上技艺很好,当时在众人眼里很受尊敬,但父亲依然对所有的人都恭恭敬敬,不卑不亢。这也成了我做人的方向,暗自发誓成为一个谦和友善的人,面对社会,面对生命...

   父亲是个高大魁梧的山东汉子,小的时候命运多舛,历经五八年挨饿的岁月,经历过生离死别,也经历过死里逃生,是端着碗吃百家饭生存的,所以对一切都看的比较平淡,父亲把许许多多的情感都深深地埋在心里,藏着掖着坚强着,不愿意被人看到他的脆弱,因而父亲的脸上都是阳光与微笑,不会有人看到他的泪滴,他的痛苦...每每父亲说起那段挨饿的岁月,爷爷怎么被活活饿死,奶奶如何把姑姑们远嫁他方换些粮食,来顾及唯一的父亲时,我便隐约看见了父亲内心的泪花,内心那隐隐作痛的撕裂...

   我是家里的长子,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对我的疼爱那是任何人不能比拟的。延安初中毕业那年十六岁,家里的生活因一场事故而变得雪上加霜,第二年春节刚过,我便要求出外打工干建筑队,父母是一百个不愿意,因为我还是个孩子,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双眼,家里生活再不好,父母也不愿意让我小小年纪出外漂泊。延安初生牛犊不畏惧一切,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父母最后狠狠心算是同意了。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便隐约听到了父亲和母亲说的话:想去就让他去吧,孩子出门穷家富路,不能难为了他,家里的钱只够路费,明天一早我去借两个,多给拿些...那一夜我的双眼噙着泪水,抽泣到天亮...

   天蒙蒙亮,娘便起来把一些要带的给我装上布兜,不断地交代着我出门的琐琐碎碎,我只是附和着没有吭声,出去方便了一下,回来时母亲已给我整理好行囊放在那里,父亲过来塞给我一些钱,我倔强着要留一些,被父亲有力的大手挡了回来,只是说着:走吧,别误了车...父亲的话有些颤抖,我没有看见娘,我知道娘不忍心看到我走的身影。背起包离去,走了几步转身回眸,父亲倚在大门上,铁青着脸,深深的皱着眉头,双眼正深深的看着我,“达,我走了,您回吧”。父亲伸出手扬了扬,热气不时从嘴里哈出,但是张了张没有出声,这时我看到了父亲的脸抽搐了几下,泪水哗的一下冲了出来,我闭上眼转身默默离去,不敢再多说一句...我知道那是父亲对延安的不舍,对延安的疼爱,也是内心的无奈,我不敢多想,随着初春的寒风离去...

   父亲在我出外打工的第二年,便病故了...我和娘一步步慢慢煎熬以后的岁月,时间说走也快,我们姊妹三人也都渐渐长大,陆续成家。娘为了我们姊妹三个熬白了头,辛苦了大半生,终有一天也寻求了自己的幸福,找了个老伴...心中纵有千千结,那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娘,便也会经常去看望母亲,我知道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疼那份爱,有多重,有多深,每一次从母亲家出来,母亲便呆呆的目送我们走得很远,当我转弯消失在视线的时候,我仍能感觉到母亲的双眼还在探望,还在牵挂...

   去年春天,母亲大病一场,我陪着看了医生,住了近一个月出的院。一天早上在我上班的路上,母亲又打电话,说还是胃的事很难受,当时我就急,对着电话嚷了起来,那时工作太忙,心想母亲和叔老两口没有什么事,就不能两人去医院看看吗。急归急,我还是接着就把母亲送到了医院。母亲当时很痛苦,经受了一次次的病痛折磨后,脸越发的瘦,越发的憔悴,见到我还一个劲埋怨自己不争气的身体,我的心里很是难受,很是心疼母亲,但我也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不愿坦露出来。安顿好之后,我就要起身上班走,母亲坚持送我出病房的门,当我走在长长走廊的尽头,转身回眸时,看见母亲孱弱的身子倚在病房的门上,深陷的眼眶里闪亮着泪光,一直在看着我,那无助的表情,也是不舍的表情,这表情让我愧疚,让我无地自容,我向母亲挥挥手:进屋吧娘...母亲没有吱声,我却心碎了一地...

   是啊,我是娘的亲生孩子,有病有灾的时候,不指望自己的孩子又能指望谁呢...  我就是性子急,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那个时候对着电话吼,工作再急,哪有母亲的身体健康重要啊...去年五月份一场车祸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也从此夺去了延安一个做儿子的权利。我至今不能原谅自己,至今也不能原谅母亲,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孝敬的机会...

尾声:

     父母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背影,却都在我转身回眸间,看到了二位老人对延安的那份厚爱,厚爱如天,无法报答,只留恨,恨自己空有心肠....悲悲戚戚...

                       延安---2013.2.9号夜

           【新年的钟声将要敲响,想起这是我三十六岁人生中,过第一个没有父母的年...只有用泪水缅怀高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