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影响力:你为什么会说“是”》读后感
(2018-05-24 09:20:07)分类: 2017年8月刊 |
看到这个本书的名字,就把我给吸引住了。经常参加培训的时候,讲师总是问我们“是不是”“对不对”,我们总是回应老师“是”“对”。我想这就是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吧,所以就想看看这本书怎么来解读影响力。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B·西奥迪尼,他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我看完书以后也觉得收获很多,满心都是赞叹之词。在这里,也是简单的来分享一下这本书一些内容。作者总结了六点心理学基本原理,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短缺。通过一些例子,让我们可以明白这六点基本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互惠原理,人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对应所做的一切。就像很多村里拉选票,每家住户给一点钱,让你给xxx投票。人们接受了恩惠的义务而减弱了自己的选择的能力。互惠原理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互相退让。举个例子,当你向别人借五块钱的时候,不妨先开口借十块钱,对方拒绝了,你再借五块钱,对方不好意思一再拒绝就会借给你五块钱。这就是“拒绝-退让”策略。
承诺和一致原理,人们有一种要做到与过去的行为相一致的愿望。比如,一投完票,选民往往就会更相信他们的候选人一定能当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好的去运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目标,并把它写下来。只要确定这个目标后,我们就会有一个努力的方向,相当于给自己做了一个承诺。
社会认同原理,人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尤其是当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比如,小孩子很怕小狗,我们可以多给他们放映一些其他小孩子和小狗玩耍的视频,这样就可以降低小孩子对狗的恐惧程度。再举个反面例子,过十字路口时,很多行人都无视了红灯过马路,你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其他人一起过马路。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喜好原理,人们总是比较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提出的要求。比如,慈善机构招募义工到邻居家去游说募捐,而拒绝一个朋友或者邻居的募捐要求非常困难。在我们的工作中可以很好的运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和客户建立起友谊,让客户喜欢我们。这样,我们在产品开通和售卖上也会更容易。
权威原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比如,幼时的权威人物是老师和父母,因为他们是拥有更多的智慧,还可以决定赏罚的人。成年以后的权威人物就变成了雇主、法官和政府,因为他们所处的有利位置,可以接触更多的信息,拥有更多权利。我们也可以变得更权威,获得百度更高级的认证证书,获取更多的资源,让客户更加信任我们。
短缺原理,一种本来不会注意的东西,仅仅因为正在迅速变得越来越难得到,就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举个例子,我们的百度图片推广,展现位置非常的优越,一个产品只能有一家企业获得,所以很多客户都抢着购买百度图片推广。
以上就是书中提到的六个原理,都有正反两面性。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通过他们来保护自己。更多的内容,欢迎大家一起品读后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