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速言』剧说《寻秦记》之李斯与韩非之争

(2015-08-19 22:16:07)
标签:

杂谈



电视剧《寻秦记》中,浓墨重彩的是李斯,而对于韩非则是只出现了一集,是在楚国的如何治国的论道会上,这是韩非唯一一次出场的机会,甚至都没有提到韩非曾经到过秦国并死于秦国之事。我们今天就借电视剧的情节来说一说韩非和李斯。


『速言』剧说《寻秦记》之李斯与韩非之争

韩非在历史上是口吃,这点电视剧是遵循了历史的,而且李斯的确比韩非先入秦国,并且韩非并没有得到秦王嬴政的重用,但是却被师弟李斯害死在了秦国。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 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李斯是自己分析而去的秦国,并不是项少龙的建议才去的。


李斯到了秦国,先成为了吕不韦的门客, 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于是李斯向嬴政献上统一六国的思想,秦王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于六国,李斯还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


这也是跟历史中符合的,不过电视剧中说李斯曾经教嬴政读书,并且是在项少龙的努力下才让李斯成为长使,这点是跟历史有出入的。


后来由于韩国间谍郑国被发现,秦王嬴政下逐客令,李斯也在其中,于是李斯上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让嬴政打消了逐客的想法。仍然重用李斯。


李斯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相反,韩非虽然是韩国的贵族,但是命运却坎坷的多,韩非子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郑城(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是韩国贵族。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韩非的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 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 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


小编在想,如果韩非没有死,韩非成为了丞相,秦国是否不会那么短时间就灭亡了呢?历史真的是无法假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