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打屁股

(2011-09-11 23:08:08)
标签:

转载

今天晚上第一次打豆豆的屁股。也是7岁10个月零6天以来第一次被打。

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去托管班。每天至少半天(1/3/5是一整天)写作业。豆妈和我也是根据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按照计划分配。今天没有做完作业,还想出去玩。印象里这是在托管班第三次没做完作业了。我决定打他的屁股。没有事先跟豆妈商量。否则,一商量肯定会“坏事”!

 http://s16/middle/6238945ct8bca52825bbf&690

让豆豆自己先找出不写完作业的理由,“不想写了,看书去了”。看来是思想上不重视。但是爸爸妈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没有任何理由。因为已经在家验证过用多长时间做完。

听说要打屁股,小眼泪哗就出来了!我绷着脸和豆妈说,要不你打?豆妈偷笑。我就知道她下不了手。于是我在小屁股上打了四下,轻重各两下。眼泪哗哗的。这是豆豆没有想到的。以前都是掉几滴眼泪我们就心软了,以教育为主,最多批评几句。这次不管他,打了后,我表面上可是一点都不心疼。然后不允许玩,在家补上今天没有完成的作业。

当然,我是一直陪他完成余下的作业的。担心会有负面影响,我说,如果你感觉委屈,明天你可以申诉,你有权利,指出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然后我和你妈妈商量。

 

我根据他的表现重点要求了四个方面的习惯,分别是,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后签字教给家长审查签字、晚餐之前不允许吃东西(保证晚餐正常摄入营养)、养成睡觉前大便的习惯(养成习惯,不一定是这个时间)。让他自己写到语文书上。

 

说到打孩子,是万不得已,一个男孩,一年级学业结束,还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我和豆妈的过失?!不好的习惯应该会影响到二年级甚至以后,甚至今后会越来越难纠正了。三字经上说“自不教、父之过”,为此,我深感内疚!

  

之所以孩子如此,是做爸爸妈妈的没有做好。首先是豆妈很娇惯孩子,到目前为止早上起来穿衣服、吃饭前吃零食等等。我也挺失败的,说了,豆妈也不在乎,她强调慢慢来,健康最重要,习惯慢慢来。于是,在我多次叨叨后,依旧是早餐不注意孩子的营养,继续早上让他多睡一会儿,然后匆匆起来给他穿衣服,然后匆匆洗脸,然后匆匆吃几口早饭,然后是下午正餐时间给他吃个粘玉米棒子或其他,然后晚上正餐不想吃,然后晚上临睡前再吃......(8点到校,7:20起床,接近7:30洗漱完,然后用10-15分钟仓促吃饭,然后10分钟的时间上学,7:55左右到校)我很恼火,脾气不好的时候说豆妈。每次说了也后悔!为此,也是很烦恼!

如果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我和豆妈在育儿方面的教训!  

 

写完上文,百度了一下“打孩子的屁股”,发现观点各异,选如下一篇看看,名人小时候是怎样被打屁股的(以下为网搜):

 

   对8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适度体罚———

  在家教版创办之初,曾经就“家长该不该打孩子”的话题进行过讨论,当然最后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打孩子”的问题都不能称之为老生常谈了,简直是老掉了牙的话题,却是为人父母者绕不过去的一道题——多乖的孩子也会有气人的时候,让你真想抬起巴掌,但是究竟该不该打下去?是纠结的难题。

  网上有个帖子被广为转载,以至难于辨清原创者。这个帖子总结出鲁豫采访时爱问嘉宾三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你小的时候你爸(妈)打你吗?把众多嘉宾的回答放到一起看就令人有所触动了,不论是男女老少,回答净是坦承:打。

  名人回忆被家长打的镜头

  

采访张丰毅(演员)

  主持人:我觉得你们说起(被打)来都不在乎啊,觉得挺好玩,是不是?

  张丰毅:没有,那个时候是一笔血泪账。我爸叫我趴床上,拿鞋底打完,拿皮带抽我。

  

采访杨坤(演员)

  杨坤:我爸也天天揍我。我记得我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主持人:你一定有事,否则你爸为什么打你?

  杨坤:就是小事儿,钥匙落别人家了,“哐哐”揍一顿;花给弄倒了,“咣咣”踢两脚。

  

采访李云迪(钢琴艺术家)

  主持人:因为练琴挨过打吗?

  李云迪:小时候打过,当然因为偷懒了。

  

采访郎朗(钢琴艺术家)

  郎朗:我一个小朋友拉小提琴的,他爸就是采取不太正当的手段,比方说掐他脖子啊,然后他爸脚特臭熏两下……这属于不道德的那种,我爸属于武力解决的这种,什么搧我一下,踢我一脚。

  郎父:我是轻易不动手,一动手就比较严厉,以吓唬为主。

  

采访刘德华(演员)

  主持人:怎么打?

  刘德华:吊起来。以前有那些风扇,它上面有个圈圈钩在那个楼顶,就把那个电风扇拿下来,然后绑,一绑就钩上去打。我爸爸就是这样,那么简单的事,打就打嘛,还搞那么久,还把我吊上去。

 

  孩子不是打不得,但一定要会打

  虽然“不打不成材”已被视为应抛弃的旧观念,新的教育理念已经多渠道渗入为人父母者的家教观念中,如蒙台梭利的“奖惩无用论”认为惩罚是一种压制;再如很多教育家分析打孩子会对孩子心理、性格等多方面造成危害。但是现实中鲜有没挨过打的孩子,即便有的父母事后心疼后悔交叠,即便时有体罚酿成悲剧的社会新闻。有不少人体会到,打,有时不失为效果奇佳的教育手段。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鲍姆林德(Baumrind)经过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偶尔责打孩子不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及其未来在社会的发展造成长期影响,这推翻了认为对孩子的任何体罚都有害的理论。鲍姆林德曾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正常的责打会造成特别的不良后果。我不是主张打孩子,但全盘否定责打孩子是没有根据的。只有完全靠责打来管教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孟迁的观点是,对待体罚的态度不要走极端,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掌握。从心理学上讲,孩子从幼儿走向成人的第一阶段是“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此时行为选择取决于行为所引起的身体上的后果。这个年龄段一般在孩子8岁以下。对于这个年龄以下的孩子,体罚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认识能力和自尊心不断增强,体罚便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了。此外,会打不会打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他给赞成体罚孩子的家长提三个建议:第一,体罚不要过频,且要适度,以免“打疲了”。第二,体罚孩子要冷静、理智,避免情绪化,千万不要拿孩子撒气。体罚孩子,一定要孩子服气,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不损害亲子之间的感情。第三,体罚孩子之后,切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不忍的表情。

  关于打孩子的几个身边实例

  基于隐私原则,隐去主人公的真名实姓,但其他细节绝无杜撰,家长们或可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苗苗属于那种比较“冲”的女孩子,她爸爸妈妈觉得在家得让她“有一怕”,约定好一个当严母,一个当慈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管教。

  爱的小手

  他们家给它命名为“爱的小手”,就是那种粉丝追星时拿在手里啪啪摇动的塑料小手,被当作儿子不不的“家法”,想来那东西打不了多疼,但动用时的仪式感极具惩戒意味。

  不不妈告诉我,如果不不违背了基本规矩,一定要他自己去固定的地方取来“爱的小手”,交到父母手里,再动用“家法”。

  打人别打脸

  某日在一个钢琴城的角落,看到一个父亲在打孩子的耳光,啪一个,啪一个,连打七八个不住手。那孩子也倔,每打一下之后就自动归位,等候下一掌。父亲的表情就越发怒火中烧,发泄不尽。哎,老话不是说打人别打脸嘛。何况这样对峙下去怎么了呢?

  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她的职业是小学教师,自然经常告诉那些喜欢对孩子动手的家长,光靠拳脚解决不了问题,也劝导学生,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才动的手,别记恨。但是身为一个母亲,她也有多次动手打自己孩子的“历史”,比如,孩子说谎话被发现后。她说,家庭各不相同,孩子各有千秋,况且家长和孩子的脾气秉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本文来自中国爸爸的博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