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思维导图助力小学数学教学之浅析
(2018-06-10 16:29:35)分类: 2018德州规划课题 |
【教育随笔】
思维导图助力小学数学教学之浅析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马会杰
一线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挤时间,抢时间,霸占时间,大量、重复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则长期陷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之中,身心疲惫,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反思我们的教学,这样的情景似乎是“常客”。这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思考力,而且还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应减少学生的“题海战术”训练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结构+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实现零散知识点的系统化,建立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解题规律模型化,通过提取要素—理清关系—建立结构,将实际教学工作从“知识层”深入到“思维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达到“乐学”、“好学”、“主动学”的效果。
“增其技而堕其心,强其识而弱其智”。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自己的探究,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学生被剥夺了参与学习的机会,慢慢地他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淡漠,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差。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导学案的设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单元复习课中,可以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之间先讨论交流,在自主绘制该单元的思维导图。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关键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相信长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在无意识中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美学、概括、判断、推理、分析与综合等。
数学思维导图非常强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要绘制出高品质的数学思维导图必须从逻辑思维训练入手,然后再结合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进行训练。绘制数学思维导图首先要帮助学生从深度解析数学概念开始,理清数学概念中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数学概念的本质,并将数学公式、定理、母题、子题等联系起来,才能起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为了便于学生们掌握要点,我们还整理了一个口诀来帮助记忆:“一画中央图,主题要突出;二画图主干,大项要列清;三把分支画,细节辨分明;四将图画完,浏览作补充”。在课余时间,还会针对绘图存在问题的学生给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我会尝试让学生绘制数学学科的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深入探究意识,使得学生会自主学习,切实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