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5-11-22 20:00:51)分类: 2015-2016课题研究 |
“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禹城市解放路小学
一、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解题的思路更活跃了,同时也由于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较难的内容,数学题目由于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及开放性,课堂教学由于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性等原因,加具与提早了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无论是数学学习兴趣还是数学学习能力,原本在初中才有的现象,现在在小学阶段已经普遍存在,数学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正在急速扩大,这使我们许多教师感到担忧。
2、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学生家庭的两极分化产生了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压力都在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导致家长大量精力都在改善家庭经济上,从而疏忽了对子女的教育。家庭经济的恶化,同时也直接制约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从而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产了负面的影响。
3、我校虽是市直小学,但生源多来自农村或者是城镇周边,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当前我校正处于创建学习型学校和以质量、科研兴校时期,综合以上认识,为了确实贯彻《新课标》的任务与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视学生主体差异意识,阻止“好生与差生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现象的蔓延,有效遏止学生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趋势,是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以 “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二、
(1)从班级现状出发,找出并分析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2)研究优化建设学生的数学学习外部环境(任课教师、学校、家长)和内部环境(学生自身因素)最佳途径。
(3)研究如何从学生个性出发,建立一套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
三、
我们经常听人们说,“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我们小学老师来说,每个孩子的起点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起跑以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让孩子们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从根源上找到数学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加重的原因,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减轻这种现象,尽我们的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在基础教育这个起跑线上齐头并进。
四、
(一)首先对数学后进生有一个清楚正确的界定
对于数学后进生,教育学家和研究学者们给了很多不同的定义:“智力正常,但数学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在智力相当的同类群体中,数学学习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由于逻辑智能较弱,无法与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联结,导致学习困难等等”。我们课题组研究人员根据各种文献资料的内容,结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数学后进生的定义:在小学阶段,智力正常、身心健康,在相当水平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成绩低下,无法达到标准要求,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得到改善的学生。
(二)其次,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普遍不是很成熟,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研究者需要从学生自身、教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对后进生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
(三)最后,我们需要对后进生的转化策略进行实践性探索。
1.
要转化小学数学学生生,要找准方法首先要明确是什么原因造成后进生的出现,内因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1)
兴趣缺乏性学生厌恶数学学习,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于此类学生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实际,同时,要多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各方面关心学生,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这类学生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多多表扬,鼓励他们的坚持不懈;同时,要为他们树立榜样,提供精神力量,以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
学习方法不当型学生的调整首先要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按部就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难点划出,这样听课才会有目的,在课程中要多多讲解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还要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后还要及时复习。
(4)
教师要帮助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争取认识,通过各种途径转变他们的观念,要多表扬学生, 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
外因也是造成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另一个原因,除了从学生方面入手外,还要从教师、学校、家庭等各方面进行改善:
(1)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转变观念,研究学生、关心学生,还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2)学校要投入更多资金改善教学条件,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提高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3)教师要多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
五、
①、文献资料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关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②、实践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获得学生在实验前、中、后的各种差异数据,通过分析整理,比较采取有效消除两极分化后的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之间的差别,把经验总结,对实验班所产生的效果给以效能评估。
③、个案研究法、成品分析法:选取典型性个例进行分析、跟踪记录。最后对成果进行分析。
④、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纠正实验中的偏差,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六、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确定各成员具体任务,准备有关资料,制定实验研究的总体方案,分别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
1、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积累资料,统计分析,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定期开教研研讨会,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有些个案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作出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
1、随时对小课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
2、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6月
1、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课题总结。
2、参加经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七、
(一)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撰写研究日志、随笔、反思,在点滴中积累并分析提炼出教育实践成果。
(二)
对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分析总结。
(三)
“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汇编优秀课例、优秀论文等专集。
八、
2015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