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

(2013-01-03 20:19:03)
标签:

江西

井冈山

黄洋界

杂谈

分类: 华中旅游

【井冈山】 黄洋界上炮声隆

http://s8/mw690/8d850e07gd24c398b95f7&690    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素有井冈山北大门之称。来到黄洋界,放眼望去,群峰起伏,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其雄、其险,名不虚传,在这里你会真切地感受毛主席脍炙人口的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的名句。守住这个哨口,就可以防范来自江西、湖南的敌军进犯。

http://s14/mw690/8d850e07gd24c45d3c1dd&690

http://s7/mw690/8d850e07gd24c4926f486&690    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工事依存,八十多年过去,工事下的小树已经长成参天林木,炮台上的那门战功赫赫的迫击炮架,依然坚守在这神圣阵地,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八十多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战场。

    1928年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外出作战,留下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守卫井冈山。湘赣敌军趁机,纠集四个团的兵力向黄洋界逼近,企图一举捣毁井冈山根据地。敌我力量悬殊,相差十几倍,形势相当严峻,大、小五井的群众和红军一起并肩作战,在黄洋界哨口筑起了竹钉阵、铁丝网、篱笆、滚木檑石、掩体工事5道防线。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敌人凭借人数多的优势,发起一次次的进攻,就在这危急时刻,战士们将刚修好的迫击炮拉了上来,营长陈毅安亲自调整炮口,用仅有的一发炮弹,击中敌人指挥所,守卫的军民乘势点燃了煤油筒内的鞭炮,伴随着土枪土炮,杀声震天,震耳欲聋,红旗招展,敌人以为是红军主力回师井冈山,吓得连夜逃走了。黄洋界保卫战是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靠得是军民团结,无坚不摧的力量。当时毛主席正率领部队火速赶来增援,在途中得知井冈山大捷,兴奋之余,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诗词。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名句。

http://s14/mw690/8d850e07g7b6e0be4a64d&690    毛主席一生写过三首井冈山的诗词,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井冈山的黄洋界,1965年毛主席在井冈山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后者尚未公开发表,这首词这样写道: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年烽火,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比较这两首词,我以为,《念奴娇•井冈山》侧重言情,诗人面对井冈山,抒发了对井冈山昔日岁月的感慨和眷顾,《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侧重言志,诗人通过重游故地,抒发着胸怀世界的豪迈壮志和霸气。

http://s8/mw690/8d850e07gd24c7cd045a7&690    离黄洋界哨口不远,有一条崎岖的肠小道,是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带领井冈山军民下山挑粮,常走的道路,榜样和信念的的力量是无穷的,军长和士兵一起下山挑粮,朱德扁担的故事流传至今,见证那个时代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息息相关的历史。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井冈精神!

http://s4/mw690/8d850e07gd24c9c51c5b3&690
    在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坐西朝东,高高地耸立着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字。据景区导游介绍,此碑最早建于1960年, 1965重新修建,“文革”期间,由于朱德受到莫须有的批判,这座块有朱德题写的纪念碑被炸毁,在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写的“黄洋界”三个字。1977年,“火炬亭”炸毁,又重新修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纪念碑。这块纪念碑几毁几建,反映出在文物的保护中,尊重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不能以眼前的好恶来衡量,否则将铸成大错。

http://s5/mw690/8d850e07gd24cd090e924&690    纪念碑对面还建有一块横碑,刻有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和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是井冈山的重要纪念碑。

http://s12/mw690/8d850e07gd24d4fdef51b&690    黄洋界还是井冈山观日出最佳地点,因交通的原因无法前往,只是在驻地拍下了这张井冈山的晨曦,可以想象黄洋界的日出将是何等的壮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