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爆出债转股的消息,据《财新周刊》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报道还提及,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
无疑消息一出,讨论纷纷,有人认为是利好,有人认为是利空。且不论这个消息的真伪,如果是真的,我认为是利空,是在埋炸弹,为何?债转股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没钱还款类企业的困难也给银行坏账一些回旋的余地,但这个节奏太快和规模太大,这批庞大的债转股的对象是什么?是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个债转股的搞法相当于银行入股了这些欠债没钱还的企业,变相把银行坏账延迟了下爆发的的时间而已,把问题抛给了股市,而且还是批量的1万亿规模,还是首批而已,这规模比IPO量大太多了,2015年全球IPO额度最大的香港一年才2465亿港元,折合不到2000亿人民币,还提出“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1万亿的规模,这规模、这节奏,平民只能呵呵,债转股虽然和普通股不同,只享分红权一般也不能卖出,其实和优先股类同,但到了股市后,影响更多的是市场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出了问题,埋单的还是股民,而银行而言不过是股价下跌了。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仅供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