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午高位跳水杀跌真相终出现

(2015-05-06 22:32:49)
标签:

股票

大盘分析

证监会严控两融

分类: 股票

       如收盘分析写的“午后这种逐级大跳水法往往不是技术上触及目标回撤那么简单,必定事发有因,至于发生了什么利空,我等小散只有收盘后关注财经网站才能知道”,果然是有消息——“证监会严控两融,主席助理再度警示风险,要求券商两融余额不得超前月末净资本4倍”并且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就系今日下午——和大盘跳水时间吻合,真巧,呵呵,还严查内幕交易呢,最大的内幕交易就系证监会、政府机构里。

       东方财富网首页报道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今日下午在上海表示,应审慎合理确定融资类业务规模总量,控制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证券公司净资本与融资融券规模挂钩。

  他表示,单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前一月末净资本的4倍。已超过前述要求的证券公司,不得向客户新增融出资金和证券。

  另外,要细化融资融券担保股票的折算率管理,将担保股票折算率计算与市场指数、市盈率挂钩,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分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65%,其他A股股票折算率不超过55%,被实施风险警示和暂停上市的折算率为0。静态市盈高于50倍的A股股票折算率不超过60%,高于100倍的折算率不超过40%,高于200倍的折算率不超过30%,高于300倍的折算率不超过20%,低于0倍的折算率不超过10%。

  还有将高市盈率、亏损股票调出融资标的证券范围证券公司应暂停投资者融融资买入上一年度净利润为负数或者静态市盈率高于300倍的标的股票。

  其次,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限制股票集中度。 单一客户提交单一担保股票市值超过该客户担保市值50% ,且该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500%的,证券公司应当限制其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

  张育军还表示,要加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收益权债权转让管理,将转让规模与净资本挂钩。证券公司通过融资融券债券收益权转让方式融入资金待偿还债券收益权转让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本。已经超过前述要求的公司,不得新增融资融券债权收益权转让业务,到期业务不得展期。

        

        解读:

  申万宏源:两融余额不超过净资本4倍

  1、截止最新数据,行业净资产为1.02万亿,净资本为7700亿元;最新融资融券余额1.87万亿。

  2、静态看两融余额不超过净资本4倍不会构成约束。从行业整体来看,按照净资本的4倍计算,券商供给的两融余额上限为3万亿,而两融的真实需求不会有这么高,当前全市场总的市值50万亿,按照国际经验两融余额市值比约为2-5%,即静态看市场需求上限为2.5万亿,因此该约束整体不受影响。

  3、动态看,由于受净资本监管体系的限制约束,券商接下来都有很强的股权融资需求,这将进一步增加券商的净资产和净资本规模,从而更加不受到约束。

  4、长期看,两融的供不应求只是假象,券商未来面临的问题还是资本中介的业务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资金需求类的业务仅两融、股权质押融资、做市商等,而这些总需求短期均有上限。

       个人解读:两融余额不超过净资本4倍,这个基本用不到那么尽,但是更多形成心理压力,利空市场,而实际影响关键在于细化融资融券担保股票的折算率管理,将担保股票折算率计算与市场指数、市盈率挂钩,这招够狠,利好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分股,尤其里面低PE的股,但是PE高于100的股要遭殃,高于300+的要更糟。而限制股票集中度,因为用融资融券的人担保比例必然会低于500吧,不如开融资干叼,所以关键“单一担保股票市值不得超过该客户担保市值50%”,也就是说以后买担保品要起码买3个股票了,可是如果我先用现金担保融资买入,再买入担保品呢?这个规定就废了吧?除非券商再限定一个买入担保品不能超过本金50%的系统限制程序。然后这里问题又来了,既然这消息明明最大利空的是PE高于100尤其300的孩子,利好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分股,尤其里面低PE的股,那今天高PE的中小盘股逆势涨,低PE的大蓝筹疯狂杀跌?回想又是被主力们利用股指期货坑了,做空股指期货赚钱,然后砸大盘蓝筹让指数下去,尾盘反弹,3点后股票交易所关门后,IF1505在15分钟内更是一度翻红,最终也就小跌0.34%,今晚接这个消息公布引起开盘盘面恐慌,明天又可以低价买回大盘蓝筹。

 

          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不喜莫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