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派最接地气的10本好书推介

标签:
荣格派最接地气的10本齐亚玲 |
分类: 理论探索 |
荣格派最接地气的10本好书推介
《荣格心理治疗》:浓缩的都是荣格派心理治疗的精华
学习荣格,当然要读荣格的作品。可是老实说,荣格的大多数作品都比较晦涩难懂,或者洋洋洒洒,非常啰嗦——荣格对自己的思想的阐述比较零散,比较艰涩,不是很容易令人懂。但是冯·弗朗兹把荣格的思想成功地传递给了后人。所以读荣格的书,有时候还不如直接读冯·弗朗兹的书。
《荣格心理治疗》这本书是冯·弗朗兹系列讲座的合集,可以说囊括了冯·弗朗兹对荣格思想理解的精华:分别讲了自我实现(实际上就是“个性化”或“自性化”)、劣势功能、荣格心理学的积极想象、积极想象的四个阶段、分析心理学的宗教面、移情、投射、专业与志业、团体心理学、如何看待药物、永恒少年问题的宗教背景等等。因此,读冯·弗朗兹作品的话,这本书不可越过。我向大家隆重推荐这本书,不仅因为她写得非常清晰简洁,而且通俗易懂,更因为冯·弗朗兹自己是做临床治疗的,书中也有大量的案例介绍。
《荣格自传》:最好的荣格派入门书,最生动的心理分析教科书
《荣格自传》是荣格派心理分析师最好的入门书,也是指定的必读书。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本传记中,荣格并不把重点放在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外在的事件上面,而是把重点放在自己对内心意象的追寻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过程上,所以《荣格自传》既是一本人物的传记,也是一本非常生动的分析心理学教科书。
尤其是《荣格自传》的第四章“精神病治疗活动”。这一章有很多生动的精神病治疗案例及深刻、独到的心理治疗理论。可以说,这一章让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当作教科书去读,也没什么问题。
还有第六章“直面潜意识”,现在有的版本把这一章翻译成“直面无意识”,我觉得更生动。这一章,你把它当做积极想象或自性化过程的完美解读都可以。这一章,荣格个人神话的秘密尽在其中,所以不可不读。
另外,我们读《荣格自传》有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荣格在他的自传中以及结尾,多次引述了我们中国的思想家老子的观点,感觉晚年的荣格就好像老子站在水边,心情平和地观看这个世界,像智者一样了悟很多人生的哲理,因此非常适合于我们中国人阅读。
《积极想象》:积极想象技术的原则、核心思想
《积极想象》是荣格派最主要的技术——积极想象的汇集本:这本书把荣格作品中凡是涉及积极想象的内容摘录出来编成一本书,非常好,值得一看。如果你是做临床工作或者心理咨询实践的同行,这本书完全值得推荐,并且一定要认真看。这本书并没有详细介绍积极想象如何操作,但是有关积极想象的主要原则、思想及注意事项,已经谈得很清楚了。
《积极想象》:积极想象技术的实践运用
《积极想象》是意大利分析师玛塔·提巴迪写的,非常接地气儿,非常具有临床实践参考价值,可以和荣格的这本《积极想象》互相参照来看:荣格的《积极想象》偏重于理论,而玛塔·提巴迪的这本《积极想象》偏重于实践。
《心理治疗之路》:荣格心理分析与东方文化融合的经验与教训
《心理治疗之路》是河合隼雄先生一生心理治疗的精华总结。河合隼雄先生六十年代就获得了荣格派心理分析师的资格,但是他很有耐心,在数十年内(据说是十年至十五年之内)闭口不提荣格,待到时机成熟再发展荣格心理学。到今天为止,河合隼雄先生开辟的日本箱庭治疗已经花开千万朵。
在《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里面,河合隼雄用丰富的心理治疗实践经验,阐述了荣格的心理治疗与东方的社会文化如何冲突,如何找到共鸣点,如何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视角、思路,如何融合,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非常独到而深刻。在这里面,有很多丰富的经验可以学习,也有很多惨痛的教训值得汲取。所以我觉得在当代中国,河合隼雄先生的思想,他的弯路,他的经验、教训,他的独创性的心理治疗观,值得我们中国的同行借鉴。
《相遇心理分析》:荣格派最接地气的移情与反移情阐述
瑞士籍马里奥·亚考比的《相遇心理分析》这本书很薄,只有120多页,你用一两个小时完全可以读完。但是这么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我却读了好多遍。为什么?因为它是翻译成中文的荣格派书籍中唯一详尽论述移情与反移情的好书籍。这本书可谓短小精悍,浓缩的都是精华。
众所周知,有相当数量的荣格派分析师不是太把移情反移情当回事儿,但是这本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因为亚考比在这本书里面不光讲荣格的理论,也讲弗洛伊德的理论,也讲客体关系的理论,还引入了海茵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这样宽广的胸怀,宏大的视野,精细、深入的移情与反移情分析,都是非常值得反复研究、反复学习的。所以这本书是我最看重的荣格派好书之一。
《荣格心理学的实践》:荣格派如何开展心理分析工作
《荣格心理学的实践》这本书的作者琼·辛格,当年是卖了自己的房子到瑞士去求学的。她用一个女性非常细腻生动的笔触,来告诉我们荣格派心理治疗师是怎样开展心理分析实践的。这也是荣格派里面被翻译成中文、并且非常接地气的心理治疗实践的一本好书,很值得一读。
《梦的孵化》:
《内在工作》:积极想象技术的详细操作要领、步骤
《荣格心理学手册》:后荣格派最新理论与实践观
《荣格心理学手册》是囊括了从荣格开始的分析心理学、到后荣格学派主要观点的一本好书,参写的人员都是当代后荣格学派中重量级的、代表性的荣格派分析师。可以说,你要了解当代的荣格心理学的发展,这本书不可不读。
比方说这本书的主编雷洛斯·K·帕帕多普洛斯,就是一个荣格派的大家,他写的《荣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就阐述得非常清晰;还有写《原型》的安东尼·斯蒂文斯,我已经多次向大家介绍过这个名家了;阐述《阴影》的安·凯斯门特是这方面的专家,她也是我的老师、督导师,她的敬业和专业精神令我肃然起敬;写《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是瑞士的维琳娜·卡斯特,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协会(IAAP)的主席;写《心理类型》的约翰·毕比,是荣格派这方面的专家。
还有写《移情与反移情》的安德鲁·塞缪尔斯,是荣格派的中坚力量,对荣格的理论有很精到的继承,也有很多严肃、中肯的批评性意见,是我很敬佩的荣格派分析师;还有写《个体化》(国内更多翻译成“自性化”)的默瑞·斯丹刚刚也说过,是这一方面的行家;写《主动想象》(国内通常译为“积极想象”,但是我个人认为“主动想象”一词更契合荣格的本意)的琼·乔多罗,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荣格派分析师。
总之,你要了解荣格派对同一个概念或者同一个理论是如何阐述、如何创新、如何改进的,这本书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本书——尽管我很少用“绝对”这个词,但是我个人觉得确实是国内出版的、介绍后荣格学派最新理论发展的最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