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徐瑞娥)
(2011-09-27 06:48: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徐瑞娥
直视90后的新生代,21世纪的娇娇者,他们的个性是那么的凸显和张扬。尤其是初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3---16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也势必会对原有的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既长知识又长身体的时期,作为一名生活教师,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我有以下感悟:
一、两睡方面着手“速静”。从小学升入初中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有很多学生没有午休的习惯,需要适应,这段时间是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休息习惯的关键期。例如从本校升入初一和本校的初一的一个留级生在休息方面都不好,利用这一沟通契机,我把他们喊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沟通,简明了适当休息的必要性及生活规章管理制度,同时对留级生说:“早一年对学校规章制度有了了解,更应该在集体生活这一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他们给同班同学传送这一信息。之后让他们各自作为了寝室长的助理,协管两休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变。因此从七年级开始,两睡时间一到,就要求宿舍的学生拉上窗帘,躺在床上面朝墙壁,闭眼、闭嘴,酝酿休息的氛围,由”静“入眠。延至初三我们这一届的学生两休保持的都可以。
二、卫生方面着手“责任“。宿舍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作为家庭成员的每一个小份子,都有净化、美化、爱护这个小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美化环境,爱护设施,责任于每一个人,追究到每一个人、表扬到每一个人。学生离开后,进步完善卫生精细化:抚一下床单,扶一下被子,摆一下工具,抹一下镜面。做得好的公布被表扬,存在问题的宿舍指正引导让其改正。让学生进入宿舍确有温馨之感。在限定的时间内,躺在床上:讨论学习,分享快乐,诉说心事,畅谈偶像……
三、三餐方面着手“有序”。既队列有序,排队打饭有序。给学生讲插队、变相插队很无风度,贬低了个人修养和素质。最难管理的是男生中的个别学生,调皮具有反复性,慢慢的我采取了反话正说,看见他想插队就表扬就鼓励他近段表现好的方面,以至于在别的学生起哄下也不好意思往里挤,看到老师就主动打招呼,并能按序站队。
四、德育方面着手“沟通”。一个人缺乏道德,就不能真正有才、有识,道德是人的内在素质,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道德能填补才识的不足,可以不断在学习中充实,而才识却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学生的品格道德培养也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入校三年来,例如某同学从转圈扯谎的性格转变成有困难和需要时能坦诚的找老师和同学相助;王某以前爱钻牛角尖、咬文嚼字,经过班主任家长的同步相助转变成大度的热情的性格,很少再见到她在宿舍跟同学因为一件小事面红耳赤。还有张某,由于家庭的矛盾分歧进步影响到她的生活,有段时间她简直成了暴怒的狮子,浑身长刺的刺猬,遇事就把自己就缩成一团,绝对的排外。经过多次的家校沟通教育,她现在有了朋友,有了笑脸,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和对生活的态度。
印度有句古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养成之重要性。学生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