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形成原因分析

(2014-09-16 09:54:51)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育文章

(一)环境变化导致的心理适应不良

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认为,人天生存在一种发展潜能,人的发展潜能的逐渐现实化和整合的过程,形成了自我不断完善成熟的各个阶段。大学新生刚刚高中毕业,突然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自己所不了解的陌生环境,在心理上自然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再加上周围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语言、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爱好兴趣等各不同,他们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适应新环境。这个过程是正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适应周围环境的同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他们经常会遇到一系列自我意识的矛盾与混乱,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渴望独立与受约束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完成自我意识的建构,他们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

(二)学习竞争激烈导致心理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方式发生转变,从高中阶段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这需要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一些学生没能及时转变学习方式,确立学习目标,导致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兴趣,表现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等等。除此之外,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来自预期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可谓是精英云集,学习上的竞争必然十分激烈。部分原先在高中时的优秀生变成了普通学生,甚至是差生。这部分学生面临进入大学之初的预期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可能不断地被拉大。当这个差距达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心理上的断裂,随之带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合理地解决,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而导致少数学生多次挂科、留级甚至遭到退学的处理。

(三)个人情感问题处理不当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末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他们对异性的好感也越来越强烈。而且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教师、父母的严厉管制,很多大学生都开始谈恋爱。但是大学生虽然在生理上成熟了,但是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恋爱、成家的标准。而且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大多缺乏谈恋爱的物质基础。当在恋爱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又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长期受个人中心所支配的情感必将失衡,也必然给处于情感中的大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四)父母呵护的角色地位转变导致心理失衡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由父母呵护的中心转变为独立生活、学习的个体,可是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种角色地位的转变。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出生在“四二一”家庭,即四位老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加上两位父母共同抚养一个孩子。在这种家庭结构中,大学生从小就备受家庭的关爱,是家庭的核心人物。他们习惯性在家庭事务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这培养了他们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容易产生浮躁、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只考虑自身的需要,忽略他人的感受。由于被过度保护,他们很少经历风吹雨打,心理素质比较差,抗挫折能力不强,遇到小小的困难和坎坷时,便难以承受,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必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

(四)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带来的压力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等成本增加,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难免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同时,在求职择业竞争过程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社交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等原因,容易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部分大学生时常处于紧张、焦虑和压抑之中,出现自卑感、失落感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