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11-24 16:04:2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文章 |
(一)心理失衡
高职学生都是高考或中考分数排在后面的学生。在同学、家长的眼里,他们成了“次品”“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脸上还贴着“差生”的标签。他们经常被挖苦、嘲讽、责难,心灵上备受摧残,自尊心严重受挫。他们在家里家外、校内校外都感觉不到“温暖”,受到鄙视。由于这种长期的冷遇和学生“没脸见人”的心理,导致他们的心理极度脆弱,容易受伤。选择到职校就读,也是迫于无奈。他们一方面因为“大学梦”“升学梦”破灭而感到自责,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这更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如果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不加疏导和引导,或再痛击其“伤疤”,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偏离人生正常发展的轨道。
(二)学习失去目标
高职生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好一门技术获得就业出路。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标准失范,使学生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学校里整天无所作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上课时也是“人到心不到”“出工不出力”;课外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不良嗜好上,有的学生“花天酒地”,有的学生成天泡吧。在初高中时,由于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读书,他们在班级里没有玩乐的伙伴;进入职校后,他们遇到很多“同道中人”。随着他们交往的不断密切,“凝聚力”日益增强,抵制学习的消极思想会逐渐形成,甚至蔓延。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他们会无视教师的教育,破坏教学活动。
(三)行为失范
到职校后,一部分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理解家长的苦心,把在职校学习作为转折点,刻苦努力地学习,力求学到一技之长,为自己将来谋生做准备。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从过去的学习中总结自己,“玩心不死”,学无进展,他们常以不当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这些学生穿着奇装异服,无视学校的各项纪律规定,甚至违反法律法规。他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不良行为: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抽烟、喝酒、上网行为司空见惯。早恋、打架、斗殴令家长头疼,损坏公物、破坏秩序让教师烦恼,武打小说、黄色书籍屡禁不止,逃课、偷窃行为屡教不改,考试作弊、敲诈同学时有发生,顶撞教师、欺负同学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