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2014-08-09 16:08:28)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业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除了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就业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并能发挥自身价值的职业,实现人与职业的匹配。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为目标,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要宗旨,面向社会、接触群体、联系实际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有些是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完善,而多数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补充和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性。

(一)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

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更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大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所谓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按互动主体划分,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社会互动能够帮助社会成员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人只有将自己放到社会关系的体系中,才能认识自我。人在与他人比照及接受他人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有助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有利于自身发展。例如,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加深对社会发展、国情社情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用、受人欣赏的人,在这种积极自我评价的激励下,大学生活会逐渐充满阳光。

(二)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外在客观环境,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知己、知彼。“知己”就是认识自我;“知彼”就是了解外在环境,主要是了解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世界,如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时间、薪酬水平等。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达到“知己”与“知彼”的协调,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广泛接触职业,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目标。

从大学生心理的角度而言,大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接触未知领域,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然而,生活阅历的缺乏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他们只能以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知识解释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因此,许多大学生往往以理想的眼光看待外在的社会环境,以简单的思维方式理解复杂的现实生活,对未来充满理想主义的期待。一旦他们真正进入社会,接触现实生活,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心理落差极易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矛盾及行为上的困惑。大学生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逐步认识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增进他们对国情、省情及当地民情的了解,逐渐学会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社会。

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大学生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原来“象牙塔”内佼佼者的身份转变成普通劳动者身份,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变化,只有了解了这些变化,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适应社会。例如,大学生通过走进企业、工厂等活动形式,可了解工作的实际状况,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改善和提高自我的计划,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奠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评价自己及分析外在环境的基础上,确立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目标,而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技能是衡量大学生将来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许多方面的职业能力。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就是专业,大学生所学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职业定向性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掌握实践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大学生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最经常、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隐性教育,完全由大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实施。在活动中,大学生是主导,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大学生实践活动具有这样的特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具体、直接地获取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能使大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促进他们去思考、去研究,从而产生新的理论,推动知识的更新发展。这种锻炼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不同专业开展的大学生活动往往表现出与专业相关联的特性。例如,学法律的学生会参加民工维权活动、法律普及活动;学工科的学生会参加帮助他人维修电器、进行计算机知识辅导等活动;学医的学生经常参加送医送药到农村的活动;学艺术的学生更愿意参加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学农业的学生会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技能、传授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所学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场所。这些实践活动既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又使他们看到了理论与实际、社会需要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同时,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可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技巧和方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