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学习性参与度理论研究

(2013-10-30 16:42:55)
标签:

教育

分类: 行业新闻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泰勒就曾提出,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与其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效果成正相关关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学者对学生学习性参与度理论的研究日渐兴起,佩斯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和学生个体投入的时间成正比的,学生在一些特定的学习活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越多,他们从中获益会越多,因此,学生学业成就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成正相关关系。丁托提出了“整合”的概念,整合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与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分享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教师同时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通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实现了教学相长,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性参与程度及满意程度对其学术整合和社会整合程度起关键作用。阿斯汀重视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参与包括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心理和体力方面投人的总和,在校期间学生学习参与程度与其学业成就息息相关,同时,学生学习性参与度也是高校及各利益群体评价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乔治·库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提出较为完整的学生学习性参与理论,他认为,学生学习性参与包含两方面内容,即学生参与有效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高校在支持学生参与有效学习活动中在教育资源、教育政策、学习环境等方面投人的力度。在学习活动中,学校提供的支持力度越有效,学生参与度越高,他们就会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与职业技能。莎菲莱认为,同工作参与度相似,学习参与度是学生个体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之后,在学习方面投人的热情、精力和可持续程度,主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除此之外,齐克林、甘姆森、帕斯卡雷拉和特伦兹尼等人也进行了学生学习性参与度的研究。

    国内关于学生学习性参与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赵丽敏等认为,所谓学习参与度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自身的主体建构,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个人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乔晓熔认为,学生学习参与度包括学生行为参与度和情感参与度两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行为上投入的强度和情感上体验的质量统一体。学生学习参与度在行为投入上主要表现为开始参与过程中的坚持,在失败、挫折或困难到来时的努力,在情感上表现为乐观、向上、主动等积极体验。苏红等人认为,学习参与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消耗的经费、时间和精力等各类资源的总称,是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基础和保障。

    学生学习性参与理论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单方面关注学生时间投入到综合考量学生、教师、学校等因素,从重视学习时间的投人到强调积极、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及情感体验的质量,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学生学习性参与理论的外延和内涵探究不断拓展,这些研究成果为各国开展学习性参与度调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