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外培训班存在的问题

(2013-06-05 10:50:26)
标签:

教学

教育

校外培训

辅导

分类: 行业新闻

(一)师资力址参差不齐,收费标准混乱,夸张甚至虚假宣传迷惑人心

    公立学校对教师的学历、专业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师也都是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培训的。民办学校对教师的准入也有其相应的标准。然而,校外培训班的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资格,这个并没有相关规定。这就导致目前市场上校外培训班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学校在职老师,有在校大学生,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这严重影响校外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都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另外,各种校外培训班的收费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收费明细不清甚至没有。这些不仅考量着培训班教师的师德和道德底线,更检验着相关监管机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再者,当前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和招摇撞骗的课程设计迷惑着家长和学生,如“历届中考承诺班共培养74名中考状元”“所率团队5年培育49名中考状元”,所谓的“名师”“名校联手”等乱象也层出不穷。在广州,两家培训班同时打出“中考状元”的旗号显然相互矛盾。广州的一位母亲说她朋友的女儿只是在培训班参加了一次免费测评,培训班也把她算作自己的学生,并写进了光荣榜。许多大型培训机构更是打着专家学者的旗号,不仅能在那里看到一些学科教材编审、中高考命题组专家、学会会长、知名专家学者与该机构负责人的合影,各种奖牌、奖杯也随处可见,其评奖单位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为其题词的信息重复出现在多家校外培训班的宣传资料上,相互矛盾。

    (二)监管机制缺乏且混乱

    在农村,多数校外培训班没有相关办学资质证明,所以监管机制也无从谈起。在城市,因为注册一个纯粹的教育培训机构很麻烦很复杂,但是注册成科技文化公司就容易得多,所以多数培训班都是按公司来注册,实际从事的主业却是课程辅导。一校多址办班,分部超范围培训的现象更是普及。另外,一些教育培训班的实际办学内容也远远超出其在区县教委登记的范围。比如,登记的办学内容为“艺术类、英语”,而在一些培训班,其实际办学内容还涉及数学、语文、物理等。

    对于监管,目前,整个教育培训市场基本是一种“表面上多头管理,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局面。由于众多校外培训班基本都未经教育部门审批,而只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因此这些教育培训班天生有了商业企业的性质。而且在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中包含“教育咨询”和“文化培训”的功能,这样,教育、工商、民政、财政、农业、交通、卫生、建设等政府部门都可以是这些培训班的上级主管部门,但实际上一个负责具体监管的部门都没有。一些个人和家庭开办的培训机构甚至连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都没有,所以根本就无人监管。

    (三)占据学生和家长的大量业余时间,剥夺了学生的快乐

    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不仅夺去孩子们童真的笑脸,也折磨着众多家长。周末和节假日里,家长往往比平时更累,有的孩子一天要换三到四个培训班,家长便要全程接送甚至陪同。孩子们不仅周末和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校外培训班中度过,平时下午放学后也要奔波于各种校外培训班。很多学生提起校外培训班都痛苦不堪,家长也是无奈。

    各类培训班快速发展,它助长了社会功利主义,同时又加剧了“输不起”情绪在社会上的蔓延。在升学的压力下,在培训班的诱导下,在“输不起”的社会集体无意识和教育培训市场的裹挟下,那些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了本该有的天真,他们在沟通便捷的信息时代里,没有了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交流。

    (四)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不仅关乎孩子、家庭,也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然而,现在大部分校外培训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其实却在行应试教育之实。这虽然迎合了部分家长、学生升学和择校的需求,但是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影响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进行,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三、结语

    当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带有公立性质还是纯粹个人、家庭办学,培训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在日益发展壮大,逐步侵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全面客观地看待它和评价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合理、科学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完善监督机制,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要取长补短,让校外培训班这种教育形式合理、健康地发展,使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真正有益的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