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反思
(2017-05-09 10:42:22)
一节精彩的课,一节好课,需要教师精心的引导,学生充分的学习。两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怎样的教学才是师生们都喜欢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初读此诗,觉得它不过是写雨的一首诗。后来我翻阅资料,看百家讲坛,品读苏轼的诗后。一遍又一遍的读诗,发现每一次感悟都是不同的。起初被美景疾风骤雨所吸引,再后来,便感动于苏轼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他有过青年得志的骄傲,有着红粉佳人的诗意人生,有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自信。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本该享受时刻却因为政见不合而不容于朝廷,满腔的爱国情意得不到抒发,他便自请外调,来到杭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此诗就写于此。
古诗语句精炼,意境丰富,内涵深远。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独立读诗,小组读诗,男女读诗,集体读诗。读中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另外,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读文字之美。品味的过程中创设情境,以情导读。最后,在拓展古诗,进行语文积累。
总之,古诗教学不仅要读懂诗意,读懂文字之美,而且要探究文字背后深刻的内涵。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今后继续沐浴书声,传承经典。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