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2017-04-07 09:46:0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句语言美。
3.理解中国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苏轼的诗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抬起手和老师书写课题。读读这长长的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写诗的时间是在六月二十七日,农历的盛夏;地点是在望湖楼;醉是诗人写诗的状态,说明诗人喝了些小酒而做的诗)你连起来说一说。
3对于苏轼,你了解多少?(简介苏轼)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去品读,去吟诵,去感受作者写诗的情怀。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雨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主学习,师巡视
展示交流:
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的热火朝天,哪个小组愿意为我们展示做一个精彩的开头。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1)如是像的意思,水像天一样的-----------
(2)想象画面,学生说
(3)水如天一样-------------------------
(3).平仄读,一声二声为平声,读的长些;三声四声为仄声,读的短些。
(4)打着节拍读;古人读诗,是拍着手,踏着脚,打着节奏来读的,所以也叫踏歌,让我们也这样读一读。
(5)吟唱,自唱。自成曲调自有情
任务二结合搜集到的背景资料,说说苏轼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我们从这首诗中学到什么?(从创作背景、人生经历,诗的风格来思考)
学生自学,师巡视
展示交流:
3.诗中的乌云、白雨有了象征意义。象征朝堂风起云涌的新党与旧党之争,预示这一切就像疾风骤雨一样,终会归于平静;还象征着自己被贬的悲惨遭遇,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阻碍,这些都会归于平静。
4.作者特别喜欢这首诗歌,在他五十岁再返西湖时,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在回当年,望湖楼上,凭栏远眺,不禁吟诵出苏轼的诗。
三检测导结
短短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我们就读出了西湖疾风骤雨的美,黑云翻墨的美,白雨跳珠的美。还寻到了二十八个字背后的那种精神情怀,面对风浪挫折乐观从容地面对。这就是诗歌的独特魅力。
作业: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文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