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统考
(2022-05-09 09:52:35)没有想到,一篇我在2016年写的文章,能够激起同学们如此大的兴趣和反应。
看来,毕业前的统考,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留下自己特殊的记忆。其中,包括77级和78级的同学,我的这篇文章,也曾经被他们传阅。
三十八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首过往的时候,多数事情早已风轻云淡。
对一个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而言,就好比一个NBA运动员,退役后回看自己的某一场篮球,某一场季后赛,甚至一场总决赛一样,所有的压力、失败、激动,都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一笑了之。
但是,当你的子女,如果正在经历高考,毕业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又遇到很大困难,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这样的经历,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的小儿子,已经从BU本科毕业,正在准备美国的医学院入学考试。他就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在和他交谈以后,我就想起了我们统考的经历。
我记着我曾经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在电脑里寻找,我输入了“难忘的统考”,一下子就跳出这篇文章。尽管这篇文章是一个随笔,里边的错别字和病句不少,但对本年级的同学,就不在乎了,让大家有一点回味的线索就够了。
其实,要说考试,我参加的考试,是比较多的。在这个统考以后,研究生和医学专业的各种考试除外,我参加了各种出国考试,如EPT、WHO,TOFLE、IGCSE、GRE、GMAT,还有在美国读书时的各个科目的考试,都是惊心动魄。
但为什么这个统考,让我难忘,除外文中所述的原因以外,还有如下的考虑。
国内外的医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考试。在国内,本来各个医学院都用的国家统编教材,又有具体的教学大纲,所有的部属院校,在1982年之前,都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每个教研室都有一批过硬的师资和实验室做保证。理论学习的27门功课,都是在严格把关的情况下完成的。
既然,当时认为无比重要,为什么只搞了三届,后边就没有了呢?
毕业以后,我在一附院工作,我给大学生带过外科总论,心胸外科的大小课。我认为,当老师要备课到讲课,被做手术要难,要累。比如,外科总论里的无菌术和水电解质紊乱等章节,你第一次给同学讲的时候,激情四射,但当要无限重复的时候,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在实习之外,搞这么一个考试,可以想见咱们的辅导老师有多辛苦。咱们只参加了一届,而一二附属医院的老师,可是搞了三届。当然,两个附院的许多老师,都已经离开了世界。但他们的名字和当年的付出,我依然记得很清楚。
显然,这个考试,是对规则的一次颠覆。好比,我们参加一个马拉松,大家已经跑的快结束的时候,比赛的组织者突然宣布,之前的成绩和名次的比重只占50%,再加一个十公里,这个十公里成绩的权重占另外一个50%。这时候的你,已经体能和耐力透支,这个情况不要说发生给谁,谁都要累个半死。如果有人不信,让他参加一场这样的马拉松。
也许,卫生部的官员,在当时废止工农兵大学模式以后,对恢复高考以后各个医学院校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他们认为,我每年给你们这么多经费,你们是否为我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通过三年的测试,发现合格。所以,就再不搞了。好比,一个药物经历了三期临床的考试一样,可以上市了。
苹果手机有一个普通版,也有一个iphone Pro。
我们就算是医学院毕业生的那个Professional版了吧。
20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