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氏家训

(2012-01-02 16:22: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宗谱文献

荣氏家训

 

 《荣氏宗谱》旧谱有荣氏家训十二则:“圣谕当遵,孝悌当先,祠墓当展,族长当尊,宗族当睦,蒙养当豫,闺门当肃,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赋役当供,争讼当息”。

 其实各姓氏大都有自己的家训,或曰族规。而且各姓氏的家训大同小异,可能是因为相互借鉴的原因吧。

 如蒋氏家训为:“孝悌当敬,祠墓当供,家族当睦,姻里当厚,名分当正,蒙养当豫,职业当勤,闺门当肃,婚嫁当慎,争讼当息”。

 又如汪氏族规十六条:“乡约当尊,祠墓当展,族类当辨,名分当正,宗族当睦,谱牒当重,闺门当肃,蒙养当豫,姻里当厚,职业当勤,赋役当供,争讼当止,节俭当崇,守望当严,邪巫当禁,四礼当行”。

 时过境迁,世代更迭,族中长辈经常说,荣氏家训应该重新修订了。笔者认为,修订的原则,一是旧训的基本架构和基本精神不能变,要在旧训的基础上修订,不宜大改;二是要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理念;三是易懂好读。

 比如“圣谕当遵”显然已无意义,可改为“国事当先”;

 “族长当尊”,现在已无过去意义上的族长,可改为“长辈当尊”;

 将“孝悌当先”拆分为“父母当孝,兄弟当和”;

 如今提倡火葬,好多地方已无宗祠坟墓可以展拜,“祠墓当展”可改为“祖先当祭”;

 “赋役当供”按照现代用语改为“赋税当纳”;

 “闺门当肃”虽是不错,但观念毕竟有些陈旧,可以删去;

 “蒙养当豫”几乎出现于各姓氏的家训或族规中,解读不一。《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据此,古人把对儿童进行的初等教育称为“蒙养”,或“发蒙”,这种启蒙教育过去一般都在民间私学里进行,现代家长更提前了这种启蒙教育,而且家长舍得拿出时间做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豫”的词义有分歧,在汉典上,“豫”假借为“娱”,快乐之意,心中和悦谓之豫。同时,“豫”也为“预”的异体字,即事前准备。因此“蒙养当豫”可理解为启蒙教育应当顾及孩子的兴趣,不可打骂逼迫;也可解释为启蒙教育要早作准备。前者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笔者倾向此种解释,为避免发生歧义,可改为“蒙养当悦”,倡导荣氏族人要按教育规律,科学实施对后代的启蒙教育。

 如此一改,新训即见端倪:

 国事当先,赋税当纳,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争讼当息;

 祖先当祭,宗亲当睦,长辈当尊,父母当孝,兄弟当和,蒙养当悦。

 前六则是大原则、广范围的家训族规,可称为“外训”;后六则是关于家族内部事务的家训族规,可称为“内训”。六“外训”加六“内训”组成了我们荣氏完整的家训,六六大顺,岂不妙哉。

荣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