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幼儿年龄特点
(2012-09-08 20:13: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幼儿园活动 |
幼小衔接班幼儿年龄特点
5~6岁是学龄晚期,生理发展上又进一步成熟,适应外界环境及抵抗疾病能力增强,体力及耐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脑的功能趋向成熟,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调节都日趋完善,这些为儿重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但儿童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仍不平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抑制过程不完善,所以表现活泼好动,长时间的单调活动易使儿童疲劳,儿童的身体仍处在迅速发展,尚未完善之中,因此,仍需充分考虑学前儿童的年龌特点实施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
5~6岁儿重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随着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的相应发展,他们的词汇、语句逐渐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力进一步增强,连贯性语言得到较好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已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随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5~6岁儿童表现出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育影响下,儿童能基本掌握与自身有关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在集体活动中,他们能协商制订规则,遵守规则并纠正他人不守规则的行为。在教育影响下,5~6岁儿童能表现出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多种形态的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美,如他们发现自然界美的景色、现象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教育影响下,学龄晚期,儿童开始关心有关小学的知识,升入小学做小学生的意识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