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敏感期
(2011-11-20 23:25: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1年9月--2014年8月班级博文 |
空间的敏感期(0-6岁)
关键词:
对空间的探索和认识,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内容都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
1.喜欢移动物体、扔东西、垒高,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
2.喜欢钻进不同大小的空间感受,喜欢爬上爬下,跳、跑、旋转,攀爬等等。
处理方法:
1.给孩子自由,让儿童身体充分运动;
2.提供可以扔、垒的材料,帮助孩子完成空间探索
注意事项:
不要限制孩子,注意保证安全。
秩序的敏感期(3-4岁)
关键词:
观察孩子的生活秩序,让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进行。
主要表现:
一旦某件事情形成了秩序,就每天不厌其烦地进行,一个环节都不能错,一个环节也不能漏,先后的顺序也不能被打乱,否则,就得重来一次。从孩子的表现上,总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不可理喻。
处理方法:
观察孩子有秩序的事情,一定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孩子要求重来一次那就重来一次,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安慰孩子的情绪,一定不要谴责孩子。
注意事项:
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共同度过这个关键的时期。
完美和审美的敏感期(3-5岁)
关键词:
在儿童的眼睛里,事物是完整的,是完美的。
主要表现:
1.儿童变得非常的挑剔,敏感,他们要求吃的、玩的、用的,都必须是完整的,漂亮的。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坚决拒绝;
2.之后对环境审美有要求,再其后,女孩子开始化妆,喜欢自己挑选服饰。
处理方法:
要注意满足孩子的需求,满足女孩子们对化妆的需求,并把选择衣服的权利交给孩子。
注意事项:
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不要认为他们是无理取闹,是虚荣。
音乐和绘画的敏感期(3-6岁)
关键词:
绘画是儿童天生的语言形式,孩子对绘画表现出的一种痴迷和创作潜力。
主要表现:
由于孩子的这个敏感期,也是一个螺旋状的敏感期,所以从两岁左右开始涂鸦,画线团,逐渐地开始能够画出事物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孩子总是不断地要求大人给画,因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之后,孩子又开始自己画。这时,孩子就会逐渐地进入一个绘画的高峰期,开始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绘画能力也逐渐增强。
处理方法:
孩子的绘画智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我们教出来的,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让孩子欣赏世界名画,给孩子布置一个有氛围的美术工作区。让孩子自由地创作,带孩子到自然中去观察,然后把看到的画出来等等。
注意事项:
不要对孩子的作品评头论足,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艺术的奥秘。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3-5岁)
关键词:
人际关系是是人与生俱来的智能
主要表现:
交往的初始,是从交换食物开始的,继而到物的交换,继而出现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最后出现理解,友谊,达到和谐关系。
孩子在三岁左右开始通过分享好吃的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逐渐地,他们开始用交换玩具来交朋友。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开始因为喜欢同样的东西,有相同爱好而交往。这样,朋友的关系就开始长久了。到了五岁左右,三四个朋友的关系,就基本上很固定了。
处理方法:
给孩子多买些食物,会引来很多小朋友。允许孩子带玩具,倾听孩子。
注意事项:
不要刻意地教孩子,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语言的敏感期(3-4岁)
关键词:
语言的作用在于发展思维。
主要表现:
从孩子开始能够发音时,他的语言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起先是咿咿呀呀的发音练习,接着是单字的出现,“妈妈”、“爸爸”是我们听到的孩子最早的语言,然后是词——短语——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用语言的内在功能。经过这几个阶段,我们发现从语言模仿开始,一直到发现语言的美妙,孩子的语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了。
注意事项: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所以家里一定要统一一种语言,建议让孩子讲普通话,而不是方言。
给孩子阅读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当孩子的语言行为基本形成后,再加入其他的语言。
执拗敏感期(3-4岁)
关键词:
重来一次。我说了算。按我说的做。按我想的做。
主要表现:
此时的孩子思维先于行动,并且以为思维就是行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任性”,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稍有不合他们心意的事情,都会成为他们又哭又闹的理由。而且事情必须重来一次,“战争”才会结束。
注意事项:
最好的办法是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做不到的话,第一,理解孩子;第二,安慰孩子的情绪,切忌不要谴责孩子的行为,耐心是最重要的。
情感的敏感期(4岁半-5岁半)
关键词:
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主要表现:
孩子突然对成人的态度变得敏感、脆弱,开始对妈妈在感情上依恋,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就哭哭啼啼。以前绝不会引发他哭啼的事情,在情感的敏感期出现时,他会委屈和哭泣。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有一点点小矛盾,就会立刻哭着说要妈妈。以前总是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现在忽然哭着不让妈妈离开,必须陪伴他。
注意事项:
陪伴孩子,安慰孩子,和孩子增加交流的时间,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身份确认的敏感期(4-5岁)
关键词:
我是谁
主要表现:
“我是警察。”
“我是恐龙。”
“我是超人。”
“我是孙悟空。”
“我是哪吒。”
“我是白雪公主。”
突然间,孩子都摇身一变,成了他们理想中的人。孩子透过他们喜欢的人物的人格来确认他们自己和建构自己
注意事项:
这时的孩子需要家长的观察、理解,和提供一些帮助(如为孩子提供可以做角色扮演的服装或其他道具)。
性别和出生的敏感期(4-5岁)
关键词:
对身体认识的科学性
主要表现:
孩子突然发现男孩和女孩的身体是有差别的,这让他们吃了一大惊,于是他们开始观察每一个能观察到的人,他们会让老师、妈妈等他们信得过的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孩子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到经过产道的挤压,终于来到这个世界的全过程,他们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也不马虎。
注意事项:
用科学的语言,站在科学的立场,讲人体科学讲述给孩子。不要搪塞孩子,回避孩子的问题,要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孩子。
给孩子看百科全书是最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