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2022-08-31 12:36:28)
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似乎是一种神奇的魔力,每一届我都会遇到一个开口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就这样了,反正比不过别人。”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大概就是“摆烂”。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总有一个故事等着他,一个他们学长的故事。
第一个开口对我说这样的话的孩子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小李。小李是一个话不多的孩子,上课时总是闷声不吭地在一旁发着小呆转着笔,或者无意识地在纸上写写画画。下了课就跑出去和别的同学玩闹。至于作业那是绝对不会写完的,能够随便填几个字已经是很让人惊喜了。提醒,批评都试过了,没有任何效果,要说鼓励,也是实在找不到机会在学习方面鼓励他。于是我选择了静下心来和他沟通。也就是一番沟通,让我听到了这句让我难以忘怀的话:“我就这样了,反正比不过别人。”小李说这句话的时候着实是一番吊儿郎当的样子,满脸写满了不以为意,倔强的眼睛斜斜地朝上看着,不看我。不知为何,从这避开我的目光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些许闪光。我郑重地对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希望,都有机会,你要坚信自己一定可以,然后朝着目标去努力。你不能自暴自弃,要自信自强。”我明显发现小李对我的话并不在意,他只是不耐烦地点头敷衍地应和了我。一番谈话只好至此为止。
与小李的谈话结束,并不代表这件事情结束了,我深知小李这句话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根源。于是我邀请了小李的父母来学校谈话。小李的父母很是热情友好,对我这样关注小李表示十分感谢。但是当我想要细细谈及小李的问题时,他的父亲突然打断了我的话。他急促地说:“老师,你关心我们孩子我们真的很感激,但是这个孩子我们已经放弃了,你也不用想办法了,我们夫妻俩已经做好了打算,家里也不愁他吃穿,供他一辈子得了。这孩子他就是个被开水烫过的种子,发不出来了,废了!”当时孩子还在,这样的语言着实不合时宜,我赶忙找了个由头,让小李先行离开。
经过与小李父母的谈话,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小李。小李如今的不学习状态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曾经的他甚至不肯坐定在教室里,满校园乱跑,撕掉书本,在班级里抛洒,甚至会在课堂上骚扰同学。在家里的他也没有让父母安生,别人说孩子上房揭瓦是夸张手法,而他真这么干过。小李的父母哄过,劝过,骂过,打过,甚至带去医院看过,最终能让他有现在的状态,他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小李的妈妈说夫妻俩为这个孩子已经焦头烂额,一度差点离婚,最后选择生一个二胎,放弃小李。
他们说到这个份上,我一时有些语塞,我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是作为一个刚刚接手班级,刚刚认识小李的老师,面对已经为小李焦虑许多年的父母,似乎任何语言都显得那么无力。
送走小李父母之后,我去找小李谈话,我是有些担忧他的情绪的,毕竟他父亲那些话着实伤人。但是小李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满不在意地说:“老师,我就是个坏种子,你也听到我爸说的了,我被开水烫过了,长不出来了,废的。”他是笑着说的,但是越说越狰狞,那努力克制的神情,有些扭曲,“我爸妈说过了,我不会好了,就盼着以后不惹事就行了,家里有妹妹。”我心疼地拉过他的手,看着这个已经被否定了许多年的孩子,那样长期的坚定的否定,让他自己都相信了。我对他说:“在老师眼睛里每一个同学都是充满朝气的,是祖国美好的未来,都是会发芽的种子,你也不例外。老师不喜欢放弃,你都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发芽呢?难道别人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吗?”小李打断了我的话:“老师,我知道你想劝我,但是每个人都说我长不好了,废了,大家都这么说。”我心知这个孩子听了太多的否定,这些否定伴随着他的成长,要扫除这些否定肯定不容易。我放弃了劝解,直接对他说:“如果你一定要选择听外界的声音,那我这里也有一句:你在我眼里,就是有希望的,就是会发芽的种子!不管别人怎么说,现在我是你的老师,我相信你,我也会帮助你。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那我就是种种子最厉害的人,我的眼光才是最正确的!你愿不愿意相信老师?”小李有些惊讶,一时语塞。我不给他反驳我的机会:“小李,即使所有人都否定了你,但是老师相信你,而且老师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分信任,我们尝试一下好吗?”小李没有再反驳我。
随后的日子里,小李上课还是会走神,但是也会做笔记了,甚至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下课了他会做完一些自己会做的题目再出去玩,甚至又一次,数学老师告诉我小李竟然在课间向他问问题,让他十分惊喜。小李接下来的两年学习不断进步,最后毕业时成绩也很理想。
小李毕业那会儿送给我一颗小豆子,上面刻了两个字:“发芽”。我将它种在花盆里,长出了一颗小豆苗,长势极好。我拍了张照片发给小李,小李回复我:“老师,谢谢你让我明白了,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