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魔重创马家军》---《马家军调查》第14章

标签:
马家军兴奋剂报告文学赵瑜体育 |
分类: 阅读与杂感 |
博注:这几天巴西足球比赛裹挟着国内众多球迷和“伪球迷”,虽然没有中国队的份子,但男女老少若不搭上比赛的话题好像很OUT哦。
下面文章表面上与足球无关,但似乎觉得在等待着另一篇报告文学:
“XX重创国足军”。
(来源:南方周末电子版)
赵瑜:
“调查”之后,老马企图东山再起,参加奥运会。结果国家体育总局把他从青海多巴基地弄下来了,说别去了。
南方周末:从这一章看,马家军用了好几种兴奋剂?
赵瑜:对,他是用了好几种。中国体育界在使用兴奋剂问题上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老马也是。那时候中国使用兴奋剂,是遮遮盖盖的。自行车、速滑、田径、游泳,这种靠耐力的运动几乎都在琢磨着用。马家军这个东西最早是哪儿来的?促血红蛋白生长素,这个玩意是从东德来的。
南方周末:当初出版《马家军调查》,国家层面是否对它的内容有过调查和评判?
赵瑜:1995年春天,我在沈阳找马家军队员采访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的司长王鼎华,他们就驻在辽宁女子中长跑队里,也在调查。双方一对话,就明白都是冲着马家军这回事来的。1998年我这部报告文学发表的时候,官方层面的调查实际上早已经完成了,包括兴奋剂这些事情,国家都很清楚。我个人认为是这样。
书出来以后,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大家都接受了调查,包括我。录音拿笔抄下来了,还给了许多东西的复印件,比如王军霞的“我要死”这些日记,都给了调查组。从头到尾,没有一家党报参与讨论《马家军调查》,因为他们不了解内情,“怕站错队”。
南方周末:从这一章来看,使用兴奋剂,是马家军队员“集体出逃”的主要原因?
赵瑜:书写完以后到发出来的这两年里,《中国作家》的编辑出于好意,让我再去马家军看看,说不定人家还有转机,是不是应该补写一章呢?我就去了。老运动员的归宿不堪一提,运动没有连续性,老了;小队员倒是能跑,但起伏极大;教练员也干不下去了。用药问题实际上最终摧毁了一支运动队。
兴奋剂确实是个很大的原因。连续使也不对,不使还不行。临打比赛了,左右想想敢不敢,如果是民间化的比赛,好比说北京国际马拉松,那咱就用;要是亚洲以上的正规比赛,就不敢用。实际她们已经被兴奋剂摧残坏了,除非拉一支新队伍。老马这个时候也毫无办法,他也是兴奋剂的受害者。就在这个时候不久,就从多巴撤下来了。
南方周末:但没有继续使用兴奋剂的王军霞还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
赵瑜:王军霞后来拿奥运冠军的时候,她的成绩并不行,是她非常有经验。反正大家都不敢用药,我就可以用经验来拿这个金牌。她的名次好,但距离她个人的最好成绩差得远,一个5000米要差一分钟。
http://s10/mw690/002AtoBOgy6JHfMd6Vbe9&690
南方周末:现在看来,《马家军调查》的意义有多大?
赵瑜:说到底就是辽宁省一级的女子中长跑运动队,一个教练,十来个闺女,完了。它不值得写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