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巴金《寒夜》的汪文宣形象

(2013-07-19 21:29:18)
标签:

寒夜

巴金

汪文宣

形象

文化

【摘要】在一个寒冷的冬季里,巴金开始写《寒夜》。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于1946年,巴金完成了《寒夜》这本巨作。初看《寒夜》,深感当时知识分子的凄凉苦境;再看《寒夜》,能感受到当时他们的苦楚。巴金想深深地控诉当时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汪文宣这个什么都不如的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一个像巴什马金那样受侮辱的小公务员。辛苦工作的他勤劳半辈子,可是“薪水不高,地位很低,受人轻视。”本文将浅谈汪文宣这个悲剧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巴金 汪文宣 人物形象

《寒夜》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小说以1944年冬至1945年底国统区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几个“小人物”及其家庭的悲剧。原本一叶完美无缺的家庭之舟就在时代的狂风暴雨中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

《寒夜》里的汪文宣是一个懦弱,胆小怕事的孤独知识分子形象,也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形象。但社会并没有对他有所宽容,他最终在孤独与悲哀中吐尽了血痰死去。汪文宣是悲剧性人物的典型,是旧时代小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快要崩溃的旧社会,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牺牲者代表。好人得不到好报,“坏人得志”倒是常见的现象。在那个时代,有无数的汪文宣。他的性格形象让他的悲剧进一步蔓延。

一,懦弱,委曲求全与忍辱苟安的社会牺牲者。正如他的妻子树生所说:“他是一个善良而懦弱的丈夫。”“你真能忍耐,什么你都受得了。”

走进《寒夜》,始终伴随着汪文宣的是他的眼泪,他的苦闷纠结心理,还有他所谓“怀才不遇”的抱怨。眼泪在文中常伴随着他。当得知苦了妻子,“他的眼里泪水模糊” “落下了几滴愧疚的眼泪。”看到朋友柏青被车撞死了,“眼泪象水似地流下来,他觉得他再没有力气挣扎了。他顺从地闭上了眼睛。”当看到妻子妻子的调职通知书时,“他颓然倒下去,用棉被蒙着头,低声哭起来。”妻子收拾行李时,“他却蒙着头在被里淌眼泪” 。他把枕畔那张字条捏在手里,低声哭起来。“你是个忠厚老好人,你只会哭!”他想起了妻骂过他的话,可是他反而哭得更伤心了。看到妻子的分手信,他回信时,“他绝望地伏在书桌上低声哭起来。”懦弱的他只会哭。

一开篇,他担忧妻,想去找寻她,后来又害怕得不敢进去,一直在门口排徊。他站在门口,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他想着,他的决心动摇了,勇气消失了。他迟疑着,不知道应该把脚朝前放或者向后移好。他在侧门前立了两三分钟,终于垂着头转身走开了。”

面对公司上司的苛求和压榨,他只能在心里愤恨的咒骂,但在脸上的却依然是微笑, “你年终一分红,就是二三十万,你哪管我们死活!要不是你这样刻薄,树生怎么会跟我吵架?”可是他连鼻息也极力忍住,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怕周主任会注意到他心里的不平。他也骂过自己的忍气吞声,但是仍然小心翼翼地做他的工作。“真没有出息啊,他们连文章都做不通,我还要怕他们!” “天啊,我怎么会变成这样一个人啊!我什么都忍受!什么人都欺负我!难道我的生命就该被这些纠缠不清的文字销磨光吗?就为了那一点钱,我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他心里也发出了这个无声的抗议,然,还是默默忍受这不公平。

一个男人为什么能够轻易掉泪呢?这也是现代这会不能理解的。所谓俗语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但这也是因为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不会为基本的生活苦恼。但那个社会,有苦却不能诉。因为他所在的那个社会没有给予他申诉的空间,他自己也失去了任何抵抗的勇气,只能默默流泪忍受。

二,孤独,无助的小人物。在家中,妻子常不见影子,儿子上学,和母亲聊,又大部分是关于妻子的,不一会,又发火了。母亲与妻子不理解他的苦楚,他也不敢让她们知道自己的苦楚。对他深爱的两个女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苦肉计”,骂自己,打自己,用自虐来获得母亲和妻子的同情,以维系这个家庭的存在和安宁。而在公司里,整日陪伴他的是冷淡的同事。上司欺压,同事鄙夷,唯有钟老这个好心的同事愿意帮助他。由小说中看,似乎汪文宣只有和钟老还有唐柏青交往,就没有任何的朋友了。

举例,在替顶头上司周主任祝贺生日宴会上,“他没有作声,他不想跟那位大人物讲话,那个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别的同事们好象也忘了他的存在似的,仍旧把他抛在角落里。”就座的时候,他默默地远远站着,那几个地位跟他的差不多的同事都有说有笑地坐定了。还是钟老招呼他过去,钟老给他保留了一个座位。“同事们都过去敬了酒,就只有他一个人不曾去。除了钟老,谁都不理他,连小潘今天也不肯跟他讲一句话。”还没有等宴席散了,他就离座了。

三,爱妻子,母亲与孩子的好男人。即使面对大炮声,他焦急地去寻找母亲。“我找妈去!”他不要命似的闯过马路,面对妻子的责难,他生气地答道,“不行,我要过去接妈回来。”“妈,你怎么又自己洗起衣服来了?其实你不应该省这点钱应该少累点。”他这样嘱托他母亲几次。母亲为了给儿子补身子,特买了一只痩鸡,煮着让他吃。他叫母亲:“妈,你也吃一点,味道很好,很好,人是需要营养的。”在他临死之前他说:“我是不怕死的,人人都要死,不过留下你一个人受苦,我心里很难过,小宣年纪又太小。”当她们的矛盾真的解不开时,他望着他母亲的受苦的面颜,他甚至感情冲动地答应不让妻子回来。他忘了自己,忘了病,也忘了他的过去和将来。当他病了,母亲反对他进医院时,他答应了,“为了妈的缘故”。

而他和妻子发生一些大小的摩擦时,一般都是让步。他放开妻子的手时,停了片刻,才低声回答妻子,“至少你是救出来了。”他终于吐出了真话。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爱的让人感动,他多么地渴望和他的妻子团聚。但是一根微弱火柴的温情是无法与寒夜般的残酷现实对抗,他们不得不走向破裂,妻子随人而去,只留下自己在思念的情感中煎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亲笔写下了“我愿她幸福”的遗言。他一再恪守尊严而不用妻子寄来的一分钱,从他内心很渴望妻子回来并以此来向她证明:“我是有骨气的!”。

虽然他没有给妻子和母亲带来幸福和欢乐,但他对母亲和妻子的关怀体贴却是真心的。然,他却依然不能够阻止妻子与母亲的争执,唯有一直劝她们忍耐,也埋怨自己的不中用,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那么大家何苦还要吵呢?彼此忍耐一点不好吗?”

对于儿子,他想见小宣,但是他还是说:“小宣年纪很小,怕他染上病。”他宁愿自己忍受痛快寂寞。有一次,小宣给他倒一杯茶,他喝过之后把杯子交还给小宣,一面小心嘱咐:“小宣,你记住好好用开水把这个杯子洗干净。”

四,善良,老实的老好人。妻子曾对汪文宣说过,“这是因为你太老好。”的确。同事有事叫他做,他也只好答应,不曾拒绝,尽管他也曾埋怨、责骂。他这个“老好”是不可取的。而到张太太惊慌地跑来找汪文宣帮忙,他自己都没有办法!可是他却还是回答道:“好,我一定帮忙。”遇到落魄的朋友唐柏青无家可归,即使他落魄衣衫褴褛,自己家里也不大,但也要拉着他到家里住。“柏青,这样不行,你到我家里去住一晚罢,”他同情地劝道,又把柏青的膀子拉住。即使他深爱自己的妻子,还是放开妻子的手,“我想了半天,我觉得你还是答应去的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并且在他病到快死了,还是坚持写信给妻子,以免她担忧,只是善良地认为,“我愿她幸福。”

最后,他还是逃脱不了毁灭的悲剧命运,在胜利鞭炮声中死去。正如有时候,他听见的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说的那样。毁灭!他早被人宣告了死刑。

读《寒夜》,我就好象做了一个噩梦,但是这样的噩梦已经永远、永远地消失了!因为黑暗消散正是为了迎接光明,寒夜过去就会迎来暖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致生与死@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